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2018香港書展講座] 陳浩基:「推理在香港」

(聽完講座,離開時看見的美麗夕陽)

星期五去了聽陳浩基的書展主題講座「推理在香港」。書展的講座理論上要網上登記,實際上可以walk-in。我去到的時候排了不短的人龍,會場臨時加櫈,沒登記的人同樣可以入座。

這場講座主持人有兩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陶傑臨時要去主持別的講座,六點就要走,所以主辦單位就另外找來了鮑偉聰。感覺上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安排,鮑偉聰與陳浩基的互動比較有火花。

講座甫開始陶傑就發揮他「吹水唔抹嘴」的才子本色,雖然明顯對陳浩基以至推理小說並沒有太多的了解,仍然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陳浩基不以為忤,反而聽得咧嘴而笑,台下的觀眾也跟著笑得歡快。鮑偉聰忍不住寸了才子幾句,才子恍若未聞地繼續口若懸河。五點五十分不到才子就說他差不多要走,鮑偉聰九秒九道:「未夠鐘喎」,才子沒正面回應,但是有乖乖坐到六點。這個講座除了本身好聽,看他們幾個的互動也是賞心樂事。

鮑偉聰的作風比較犀利和單刀直入,一開始已經說自己正在看陳浩基的成名作《13.67》,但覺得文字太淺白,問陳浩基是不是有意為之。陳浩基落落大方的說自己讀電腦出身,文字功力未夠好,有時回頭看自己以前的作品也不滿意;另一方面因為寫的是流行小說,行文傾向簡單易懂。

鮑偉聰編劇出身,跟陳浩基談寫作時,提到寫電視劇劇本的方式,都是先寫好大綱:譬如6080集的劇集,慣常做法是畫16格,每格代表一星期的劇情,接下來有半年的時間都是想辦法填滿這些格子,真正動筆寫是很後期的事。

陳浩基聽了一疊聲稱是,他說他寫小說也是先「度好橋」,想好故事脈落,基本上有七成的時間都花在擬定大綱上。

聽他們這樣講,我自己覺得挺新鮮。我寫東西很少寫大綱。我認同構思是最花時間的部份,想通了要怎麼寫之後往往寫得很快。我自己的習慣是有了人物和處境,就邊寫邊思索他們在某種特殊境遇之下,會作出何種反應,從而發展出什麼樣的故事。可是這種寫法常常會遇上頭幾次寫都「沒寫對」的問題,試過小說開首幾章我用不同的方式重寫了幾次,才終於覺得可以繼續寫下去。這或許也是推理小說與其他小說的分別。推理小說必須一開始就想清楚佈局。

鮑偉聰還提到一樣很有趣的東西,他說寫劇本的時候必定有本A4大小的筆記簿,記下所有的角色、場景設定。如果不寫,很容易犯駁——例如兩個配角在劇集裡重複使用了相同的名字。陳浩基說他也有同樣的習慣。

我讀書時代很熱衷寫作的時候,並沒有寫過這種「設定集」。「角色設定」當然是有的,然一切都「在心中」。到了上年,在過了這麼多年後再次寫小說,倒是發現確實很有必要做本「設定集」。那本長篇的時間跨度太大,如果不畫條timeline把發生的事件按時序逐件記下,很容易時空錯亂。開始只是寫時序,寫著寫著,記下的東西越來越多。就如鮑偉聰所言,有些根本不會在劇集裡出現的人物資料,角色設定集裡一樣會有——譬如我並沒有在小說裡寫到兩個主角的生日,但在「設定集」裡面卻是年月日俱全,因為有些情節有提到他們的年齡,有實際日子的話就一定不會計錯數。

關於寫作,陳鮑二人還提到作者的「好奇心」,他們都說寫東西的人很多時候都興趣廣泛,對許多事都感興趣。陳浩基說,他覺得對他而言,他並不需要對每樣東西都加以深入研究,只需要見過、知道它的存在就可以,等寫小說寫到的時候,再找資料細讀也不遲。這一點我非常認同。

聽他們講創作,感覺頗特別,他們的很多觀點與我個人一直以來的想法不謀而合。我覺得那應該也是很多喜歡寫東西的人會有的共通想法。情況就好比想當作家的人自然會去投稿,他們講的這些,都是嘗試過創作的人就會明白,以及經歷過的狀態。

聽這個講座,印象最深刻的是陳浩基對推理小說的熱情。他在講座裡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很多他欣賞的作家和作品。聽得出來,他很喜歡推理小說,喜歡看喜歡寫,讀到喜歡的作品就情不自禁想與別人分享,欣賞之餘亦受到激勵,渴望自己也能寫出同等優秀的作品。他提到的作品很多,我在這裡只引述一些我記得的:

—《虛擬街頭漂流記》(寵物先生/著,第一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作品;陳浩基說他認為那是「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舉辦至今最優秀的得奬作品,比他本人的《遺忘・刑警》還要好)
—《密室收藏家》(大山誠一郎/著;陳浩基說他對其中兩篇驚為天人,沒想過早就被千萬人寫過的「密室」原來還可以有這麼新奇的寫法)
—《小暮推理事件簿》(紫透夜/著;香港作家寫的輕小說系列,陳浩基非常推薦)
—《神探福邇,字摩斯》(莫理斯/著;同是香港作家,陳浩基說他剛開始讀,神探福邇是一個滿洲旗人)

鮑偉聰問陳浩基覺得香港和台灣的推理作家分別在哪裡,陳浩基打了個譬喻,說台灣的作家比較像武俠小說裡的名門正派,大多師承嚴格,一讀就很容易看得出來受哪些作家的影響比較大;香港的作家則常常看不出來路,卻有時盲拳打死老師父。

有觀眾問陳浩基有沒有打算向學界推廣小說,陳浩基很堅定的說「有」。他之前去過中學辦講座,希望推動學生寫作。他坦言香港目前的市場尚未能支持到大部份作家的生計,但因為全球化,作家可以在其他地方發展。他覺得這也是一條出路。

我自己對陳浩基未來的作品相當看好,並且非常期待。光是他對小說的熱情就令人覺得很值得支持。對這場講座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重溫 (粵語進行,沒有字幕)



延伸閱讀:陳浩基《13.6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很喜歡這幾句話,所以直接從文章截了圖。 講得真是太好 —— 但凡是值得做的事,當然不會是容易的;而無論你認為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得成一件事,這種想法都會是對的。那就是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