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我想當教授」

讀到一個挺有意思的網誌,叫100 Reasons NOT to go to the Graduate School (下簡稱100 Reasons),作者矢志列出100個不讀研究院 (作者專討論人文學科) 的原因,還呼籲網友跟他一起想。我讀了其中45個,覺得大部份跟我聽回來的情況頗為相近。

讀書時我是一個書呆,所以身邊的朋友理所當然大部份是書呆。有些讀文學歷史、有些修科學。我曾幾何時想過「獻身研究」,後來寫過幾篇學術論文,發現一點也不好玩,光做註釋就搞得我頭昏眼花,就沒在學術路上走下去。

身邊倒有不少朋友選擇了學術這條路:有搞人文學科的,有泡實驗室的;有的在本地升學,有的不惜借錢往外國去。100 Reasons裡的第29條曰:你或許一開始並沒有當教授的打算,後來你發現讀完博士,你已別無選擇。

不能否認有很多學生像網誌說的那樣,做人「懵盛盛」,沒想清楚為什麼要讀研究院就糊里糊塗讀了。譬如本人當年考慮讀,便出於「唔知畢業做咩好」、「我好鍾意讀書」、「讀左先算」等等等等完全不成理由的原因。然而我那些最後真的讀了上去的朋友,卻是一開始便立志要成為教授的。事隔數年,若不把成功上岸的師兄姐算在內,畢業後真的當上了教授的人數目前為 0。

100 Reasons 說人文學科的前景黯淡,可是我那些從事科學研究的朋友似乎也沒有多如意。文科也好,理科也好,博士畢業還是無止境地做博士後 (雖然似乎科學那邊真的比較好景,連博士後也多上許多)。在外國混不容易,回來卻是更加難。其中一個讀書成績一向很好的朋友最近跟我說,他很想很想回香港,如果沒辦法在香港找到 tenure-track的話,他就改考政府工。花了那麼多時間精神卻考公務員,而且還不知道考不考得上——那個網誌說的好,There is a psychological cost for quitting.

其實到外國讀博,本來就有點孤注一擲,要付出的代價或許比從前憑空想像的要大很多。譬如我這位朋友在外國讀博期間,父親因病過世,他雖然盡力請假,但大部份時間都無法待在香港。現在家裡只剩下母親,想盡點孝道,卻沒有錢。這些都是20歲的時候不會預算到的東西——不會想到30歲人卻還沒「正式」工作過會有多難受。

網誌第43個原因連結了 Thomas H. Benton的文章 The Big Lie About the 'Life of Mind'。據講Thomas H. Benton 是英文系的副教授,他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勸人不要讀人文學科的研究院,因為畢業就失業,除非肯做廉價勞工,當人工低兼沒福利的Adjunct。他說不少人寫信罵他「功利」,對不起學術,還說能過the "Life of Mind"即使沒錢也應甘之如飴云云。我不否認能把興趣變成自己的職業自是妙不可言,也確實認同「錢」並不是人生最大的追求。但我想,很多人——至少我不少同學確實如此——在走上學術之路前,還是像Benton說的那樣,其實並不十分清楚等在自己面前的是什麼。

100 Reasons還有幾篇談感情的文章,我讀了也頗感慨。下次有機會再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很喜歡這幾句話,所以直接從文章截了圖。 講得真是太好 —— 但凡是值得做的事,當然不會是容易的;而無論你認為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得成一件事,這種想法都會是對的。那就是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