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外國的月亮,還是同一個月亮——沒有濾鏡的外國生活


[因為我的手機很低階,把外國的月亮拍得特別醜;這是窮人的月亮]


 

班上一個和我要好的同學退學了。

 

就是那個在上學期跟我一起在學校做功課至深夜的同學。

 

她唸編程出身,畢業後一直沒能找到全職工作。她說那時候她絕望透頂,什麼工作都申請,因為她會西班牙語,她還報了好幾間西班牙的公司,最後有一間在西班牙的公司肯跟她面試,但她沒有拿到 offer。在找不到其他出路的情況下,她報讀了這個課程,看看轉戰 3D 會不會比較有希望。與此同時,她一直在做兼職,一份跟她之前讀過的所有東西都沒有關係的兼職。最近,兼職那邊說願意把她轉任為正式員工,她於是跑來問我的意見。

 

我說只要有錢,書什麼時候都能讀,全職工作可沒這麼好找。她說她也這樣覺得,我們聊完三十分鐘之後,她就遞交了退學申請。她那刻的神情,是如釋重負。

 

有同學叫她邊工作邊讀書,她說她完全不覺得自己能夠應付。上年在只是兼職的情況下,她已經讀得很吃力很辛苦,試過好幾次崩潰痛哭,上學期完結後甚至大病一場。好多天起牀後看著鏡中的自己,她只覺得自己形容憔悴,醜出天際。

 

有同學問她,那份工作是不是她的心之所向,還有目前在讀的東西是不是她真正的理想職業。她無比誠實:兩樣都不是她的熱情所在;她就是沒有錢,想找份好工作,僅此而已。

 

我嘆息;我們果然就是因為太像,才會當上好朋友。

 

她突然退學,坦白說也對我造成衝擊——我也,好想退學。

 

同時應付兩邊的學業,真的,太太太辛苦了。而且就業前景越來越不明朗,沒半點好轉的跡象,連我們的一個老師,也在聖誕前夕被裁員。我越來越懷疑,這不是一個好的職業選項——至少在北美如是。

 

為了餞別這位同學,也為了感謝一個教過我們做功課的墨西哥同學,我們三個一起去了吃火鍋。加拿大同學因為不必再衝功課死線,心情極佳;我因為還在功課煉獄,蓬頭垢面,萎靡不振。墨西哥同學功課一直很好,早就完成了今個星期的所有功課,但他卻莫名地有點抑鬱。吃到一半,他終於吐露心聲:「我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留在加拿大。」

 

原來他在想畢業之後的事。我們的課只有一年,共三個學期,現在已經過三分之一,難怪他開始煩惱。

 

他說不上喜歡溫哥華,只是墨西哥現在也越來越不好。他又重複了一次:「我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留下來。」他低聲道,臉上盡是迷惘與失落。

 

我提醒他:「我們的課程只有一年,畢業工簽也只有一年。每個人一生人只能申請一次畢業工簽,如果你打算留下來,你可能要考慮其他能拿三年工簽的途徑。」

 

他嘆氣:「我知道,可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留下來。」

 

這個問題好難,我不會答。雖然這也是我的必答題。

 

我如果最後真的退學的話,大概也不會留在加拿大吧?好煩。走與不走,似乎都不是理想的選項。

 

對去留舉棋不定的,當然不止我和墨西哥同學兩個。班上另一個亞裔同學,同樣不肯定自己是不是會留在加拿大。

 

這個同學最近心情非常糟糕,因為她剛跟男友分手了。她說她功課也做不了,飯也吃不下,在家的時候經常無法自制地流淚。

 

她來加拿大有五六年,前男友是加拿大人,她剛來加拿大後沒多久就和他在一起,彼此見過對方家長,她早就將他視作家人。她以為他們最後會結為連理,但遺憾未能如願。她悲傷地說:「我想過很多次,如果我當時沒有這樣那樣,結果是不是會不同。我覺得轉捩點是兩年前我丟了工作,當時我簽證沒了,差點不能留在加拿大。那時候我太徬徨了,也太焦慮,變得過度依賴他。我們就是那個時候開始走下坡。」

 

「我其實不想這樣,」她滿臉憂傷:「可是我當時只有他了。我家人不在身邊,兩個很好的朋友也因為簽證的關係離開了加拿大。當時我只能依靠他。」

 

確實是很心酸的故事。我在心裡嘆息。簡單來說就是只願意共開心,不願意共憂患。

 

「我現在最不想就是放假,以前放假都和他一起,現在我自己一個都不知道有些什麼可以做了。我怕自己一個的時候又會一直在哭。」

 

我於是建議她:放長假的時候便回家吧。回家永遠是最好的選項。

 

電影都是怎麼演的呢?去外國留學,美好的生活,美麗的異國戀,完全沒有提到離開了家人朋友以及熟悉的一切,是一個挑戰。


加拿大同學在學校做功課做晚了,她爸爸開車來接她回家;像我們這種外國留學生嘛,就自己坐 Uber 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很喜歡這幾句話,所以直接從文章截了圖。 講得真是太好 —— 但凡是值得做的事,當然不會是容易的;而無論你認為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得成一件事,這種想法都會是對的。那就是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