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日 星期四

《正義迴廊》



去了看電影《正義迴廊》。

 

可以在戲院看香港的電影,這大概是住溫哥華的一大好處了。

 

看的時候,溫哥華只有一間戲院在上這套電影,那間影院很遠,坐巴士去要轉幾程車,花兩小時才到。一來一回,連看電影的時間,週日就這樣沒了。

 

然而電影好看,好看的程度是,即便看一齣電影花了一個寶貴的假日,還是覺得值得。

 

電影改編自香港的真實弒親案,2013 年的時候,時年 29 歲的周凱亮殺死父母然後碎屍,這宗案件當時在香港很轟動,傳媒的報導鋪天蓋地。我印象最深刻是新聞反覆強調周凱亮對父母的憎恨源於小時候他們逼他學鋼琴,不讓他打籃球。他認為這導致他無法長高,而長得矮就沒有女朋友。我不知道報導有沒有譁眾取寵,但我非常吃驚,覺得這樣的理由匪夷所思。

 

電影也有談及這個「憎恨的緣由」,並且從「覺得一生人都被父母控制,連嗜好也無法自由選擇」的角度出發,解釋電影裡的主角張顯宗為什麼決定弒親。電影雖然改編自真實案件,但電影與現實畢竟存在距離,看電影的時候我還是把電影當故事看,而儘量不把它看成是真實事件的還原。

 

電影嘗試解釋兇手行兇的動機,除了被人擺佈的憤恨,電影也幾度出現「loser」這個字眼,被借用旁人的評論點出主角張顯宗「太過在意別人的想法」。我邊看電影邊想,「loser」這個概念其實很神奇——所謂的「失敗者」是從何而來的呢?

 

我覺得是「比較」。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也就不存在所謂的「輸贏」。如果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人,還會考慮自己是不是「loser」嗎?恐怕不會。所以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生活應該比較愜意;不在乎別人想法的人,應該很無敵。

 

以「身高」為例,社會的確偏好男人長得高,我以前一個男同事曾經自嘲地對我說:「男人身高沒有 170 是一種殘疾。」但這並不代表人人都那麼在乎。朋友的前男友也長得矮,對身高從來不以為然,總是說:「王祖藍不也矮?還不是娶了個靚老婆。」朋友說,因為他很自信,所以從來沒有人覺得他的身高有什麼問題。可見「是不是一個問題」有時並沒有什麼客觀標準,只是我們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我行我素。

 

《正義迴廊》反思什麼是「正義」,討論何謂「公正」。但對於我來說,這齣戲最觸動我的,其實是那再熟悉不過的「香港」場景。以前常常聽人說九龍寨城、舊啟德機場這些地方對於外國人而言特別有吸引力,因為在別處根本不會有這樣的街景,當時只覺困惑——不就是很舊很擠的一個老區嗎?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如今在外國生活,終於明白那樣的街景,確實是獨一無二的。

 

我在新界長大,是名副其實的「新界羊」,戲裡的九龍舊區並不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可是看著那沒有電梯的舊唐樓,還有專做街坊生意的雜貨店,還是勾起了很多回憶。沒想到看一場戲,就勾起了那麼多的鄉愁。

 

電影一開始講法庭抽籤選陪審團,大部分人都不想當陪審員,被抽中的千方百計想脫身,編出各種推託藉口,其中一個青年就一本正經地說:「其實我已經不相信香港的司法制度。」電影裡鬨堂大笑。演到中段,講沒有錢的普通人想要打官司不容易,其中一個角色就吐出了那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金句:「法律面前,窮人含_」,觀眾會心微笑之餘,大概不免莫名惆悵。

 

散場之後我對室友說:「我想家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很喜歡這幾句話,所以直接從文章截了圖。 講得真是太好 —— 但凡是值得做的事,當然不會是容易的;而無論你認為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得成一件事,這種想法都會是對的。那就是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