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讀到一篇文章,說因為拍賣的關係,Sylvia Plath 生前寫給朋友的信件曝光。喜歡英詩的人大概都知道 Sylvia Plath。Sylvia Plath 堪稱才貌雙全,不單長相秀麗,且十分多才多藝,早慧的她,八歲已經發表詩作,還曾經憑畫作在藝術比賽得過獎。我的插畫導師常常笑言喜歡藝術的人通常都讀書不成,但這個「定理」在 Sylvia Plath 身上絕不適用,她學業成績極其優異,先後在 Smith College 和劍橋大學讀書,皆領有獎學金。她在劍橋讀書時認識了後來的丈夫 Ted Hughes。Ted
Hughes 是近代享負盛名的作家,自 1984 年起擔任英國「桂冠詩人」(Poet Laureate) 直至逝世,文壇地位超然。
(Sylvia Plath and Ted Hughes, Archivio GBB/Contrasto/Redux, 網上圖片)
Sylvia Plath 漂亮有氣質,Ted Hughes 年輕時也是風度翩翩,看照片但見一雙璧人,兩人都熱愛寫作根本是天作之合,可是照片永遠都比背後的生活來得簡單動人。被拍賣的Sylvia Plath 親筆信寫的是什麼呢?
——裡面記載了她被丈夫毆打,導致流產。
年少時第一次讀 Sylvia Plath 的故事,但覺動魄驚心。有一套電影講述她的生平叫 Sylvia,在 2003 年上映,香港的譯名很有詩意,叫《篇篇情意劫》,真是再準確不過的翻譯,她跟 Ted Hughes 的愛情故事,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情劫」。
Sylvia Plath 一直飽受抑鬱症之苦,21 歲時曾服用安眠藥企圖自殺,在 24 歲與 Ted Hughes 結婚之後,迎接她的並不是婚姻的幸福,而是丈夫的不忠。無疑 Sylvia 本身一直受抑鬱症困擾,曾多次自殺未遂,但 Ted 顯然令一切雪上加霜。畢竟有哪個正常人會在妻子懷孕時毆打她?
婚姻生活不似預期,另一方面,Sylvia 的事業發展亦不如意。她對自己的寫作事業有很大的期許,以她的才華,也屬合理期望,可是跟丈夫比起來,她的寫作事業可以說是頗不得志。她本來立志寫散文和故事,詩只是副產品,但她寫的散文並不受歡迎,臨死前發表的唯一一篇長篇小說最初在文壇也是反應冷淡。
在 1962 年,Sylvia 和 Ted 結婚約六年之際,Sylvia 發現 Ted 跟房客Assia Wevill 有私情,Assia 和丈夫 David Wevill 當時正租住他們的房子。兩個月後,Sylvia 帶著兩個小孩離開了 Ted。分居的那段時間,Sylvia 創作力爆發,寫下了多首她畢生最重要的詩作。可惜與此同時,她的抑鬱症亦越趨嚴重。及至 1963 年 2 月 11 日,Sylvia 在家中自殺身亡,死時年僅 30 歲。
她是中一氧化碳毒死的,據記載她當時「thrust her head
far into the gas oven and had really meant to die」。我不知道當時的 gas oven 長什麼樣子,但把頭整個探進煤氣爐裡吸煤氣尋死,這個舉動本身令人悚懼——悚懼在那種必死決心背後隱含著的絕望。
Sylvia 在兩個小孩熟睡時自殺。她為防小孩吸入一氧化碳,小心翼翼把孩子睡房的門縫用毛巾封好。彼時長女 Frieda 兩歲半,次子 Nicholas 剛滿一歲。
然而恐怖的是故事的後續發展。
一如許多出軌的故事,Ted 在 Sylvia 死後跟外遇對象 Assia 在一起了,Assia 幫忙照顧 Sylvia 兩個年幼的孩子。可是 Assia 不是贏家,Assia 除了因為 Sylvia 自殺引發的輿論壓力備受困擾外,還一直憂心 Ted 會出軌,而 Ted 也不負所望,果然外遇不斷,並且一直不肯跟 Assia 結婚。六年之後,Assia 帶著她和 Ted 所生的4歲女兒一同赴死——以同樣的方式,開煤氣自殺。然而這或者不算是報應,起碼對於 Ted 來說不是。因為他很快就再婚了,娶了一個比自己年輕 20 歲的護士。
這也是整個故事最令我震驚的一環——已經發生了這樣的事,竟然還有女人肯嫁他。
嫁錯人的代價十分高昂。Sylvia 死前和 Ted 雖已分居,但在法律上仍屬夫妻關係,於是 Ted 繼承了她的遺產,當中包括她的所有著作。Sylvia 從 11 歲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一直寫到自殺前都不曾停歇。她死後,日記結集成書,Ted 是其中一個編輯。可是為 Sylvia 編書不是出於舊愛難忘,亦不是為了讓世人讀到 Sylvia 的遺作——恰恰相反,他很可能只是為了方便自己「編輯」那段過往。他不但燒了 Sylvia 最後一本日記,還弄丟了她另一本日記,和一部未完成小說的手稿,又以版權持有人的身分限制她的部分著作只能在 2013 年後出版。
Ted 聲稱自己把 Sylvia 自殺前正在寫的那本日記銷毀了,是為了保護 Sylvia 的孩子,不想讓兩個小孩讀到那些日記,因為「遺忘了方能活下來」。
Ted 口裡說「遺忘」,實際上卻沒半點讓一切歸於寂靜的意思,他在1998年出版詩集 《Birthday Letters》,主軸就是寫他和 Sylvia 的往事。這本詩集成了暢銷書,橫掃各大獎項。
不論 Ted 說的是什麼,做的又是什麼,這樣慘痛的經歷,恐怕都是難以輕易抹去,亦不能靠燒日記來解決的。當年傳媒的報導堪稱鋪天蓋地,但小兒子 Nicholas Hughes 據說早年對母親自殺這件事並不知情。然而即使小時候不知道,長大後大抵還是逃不過這些往日舊事的糾纏。Nicholas 像父母一樣聰慧過人,對海洋科學非常感興趣,成年後當上了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的助理教授。可惜雖然成就不俗,卻沒有活得很快樂。在 2009 年,Nicholas 自縊而亡,終年 47 歲,據說他臨終前活得非常抑鬱。
才華洋溢跟人品高尚是兩件事,「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句話或許並不是無的放矢。我還記得很多年前的報紙頭條:一個中文系教授把他女兒壓制在地板上,狠狠地揍她。那暴戾的一幕被人拍下,爆料給報社,世人才得悉他道貌岸然的另一面。當時年紀小,被新聞大大嚇了一跳。小時候很天真地以為大學教授都必定溫文爾雅又有修養,並不知道人品跟職業沒半點關係。世人多厚待有才華的人,才華就是最大的光環,可是我一直覺得作品歸作品,作者歸作者,作品好不等於人品好。文學界總是很浪漫地說作品反映作者的精神面貌,但我個人的觀測是兩者絕大部分時間完全沒有關連。
無論那個人多有才華,只要在現實中是一個仆街,便應該避之則吉,不相往還。
華文界也有一個著名詩人在現實中不宜交往,名曰徐志摩。徐志摩奉父母之命娶了妻子張幼儀,說不喜歡她,卻沒忘記盡夫妻義務,張幼儀懷孕了便逼她墮胎。據說他嫌棄張幼儀沒有學問,人很土,上不了檯面,可是張幼儀卻才是真正令人景仰的那一個。徐志摩逼她離婚之後,她獨力撫養小孩,還在德國進修,讀幼兒教育。徐志摩的父母叫她回國,她回來後,一邊在大學教德文,一邊以徐家養女的身分奉養徐家父母。張幼儀有句話很有名:「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找到我自己,也沒有辦法成長。他使我得到解脫,變成另外一個人。」張幼儀胸襟廣闊,我很敬佩。可是我覺得對著仆街,做人還是不宜太厚道,不然很容易姑息養奸。
長輩流行一句話,說結婚是女孩子第二次投胎的機會。因為帶點投機的意味,我並不十分喜歡這種說法。然而不能否認,不論男女,選錯結婚對象,結果都是災難性的。如果育有孩子的話,這種災難更是禍延下一代。
有些人相信愛能夠改變一切,可是這世上有些人生理結構異常,對別人的苦難完全無動於衷。在我看來,自私是一種病,無藥可治,男女亦然。若你不幸遇見一個自私的傢伙,還是快點跟這人說再見吧,因為一個自私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在乎你的感受。所謂分手保平安,此處適用。
延伸閱讀
Sylvia Plath的詩:
幸福就是離開那個自私的情人——小說《日照在陰影外》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喜歡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故事
回覆刪除因為現實中,不一定天理昭昭,報應不爽
的確如此。
刪除當然最好是遇到壞人時,有辦法反擊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