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聽香港管弦樂團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我對古典音樂認識很少,去之前對「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沒什麼概念,只是見HKPO的新年音樂會年年座無虛席,雖然史特勞斯為主的曲目令我很遲疑,還是去了湊熱鬧。
場刊說,以史特勞斯家族的音樂作品來慶祝新年的傳統源於1920年代末,後來維也納愛樂樂團沿襲這個傳統,每年一月一日舉辦演奏「全史特勞斯作品」的音樂會。我看了頓時對貨真價實的納也納新年音樂會失去興趣。
節目表上的13首曲目,我最欣賞的是蘇佩 (Franz von Suppe)的<<詩人與農夫>>,他顯然跟史特勞斯家族沾不上邊。我聽過的史特勞斯作品不多,但大部份不是我那杯茶。這次新年音樂會挑選的樂目尤甚,多數曲風甜美、工整得像沒有靈魂的塑膠芭比。HKPO的水準很好,只是這些曲目我沒有共嗚。
雖然如此,這場新年音樂會我還是看得很開心。奧地利籍指揮 Johannes Wildner活力十足,他常常在指揮台上跳來跳去,又搞怪摘下台前裝飾用的花,送給坐在他附近的樂團成員。他學了一句字正腔圓的廣東話「你好」,努力發揮最大經濟效益說了一次又一次,每次有遲到的觀眾入場他就大聲叫「你好」,正一「學左唔好SAI」。他有機會就搞爛gag,惹觀眾發笑。穿著黑色踢死兔的他不知道為什麼令我一再聯想起米奇老鼠——其實他真的挺像的,除了鼓起的大肚子比較圓之外。
全個音樂會我最喜歡的是安歌的<<藍色多瑙河>>,聽的時候我想起從前看過的華爾茲舞,舞者雙雙隨著美麗的旋律優雅地滑行、旋轉,像流雲;白的、藍的、紫的紅的及地長的裙襬隨著舞者靈巧的迴轉而綻放成一朵又一朵的花,非常的美,卻又稍縱即逝。
回來在youtube上搜尋用<<藍色多瑙河>>作背景音樂跳的華爾茲,卻是意外的難找。勉強找到一段短片還可以,還是遠不及想像的十分之一來的好看和教人目眩。果是還是幻想最美。
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好人
我對小時候的印象很模糊了。我懷疑我六歲之前應該是那種古靈精怪,很讓大人頭痛的小怪孩。有次我們一家去親戚家拜年,我看見一個阿姨脖子上繞了一圈很古怪的東西,就扭過頭很大聲的跟父母說:「你瞧,阿姨頸上掛了隻死狗。」不消說,這令所有在場的大人都極其尷尬。那時的我,並不知道世界上有「皮草」這玩意,也不曉得那隻很像狗的東西,名曰「狐狸」,是高貴的象徵。
我媽媽很努力的教我禮數,她說不可以亂說話,對著長輩只能說好聽的話。從我由小到大都沒什麼長輩緣可見她的教導不很成功。我大概是名副其實的「狗嘴吐不出象牙」。
在成長的日子裡我一直有一定程度的調適困難。我身邊所有的人都似乎比我會做人,其他人的人緣似乎總比我來的好。漸漸地,我不太講真心話——尤其是批評的話。
大學時代認識了一個同學,他人好的沒話說,你請他幫忙他能幫的一定幫。他待你那麼好,以致我和幾個同學都以為他肯定當我們是好朋友。直到有一天,畢業了,group project 都做完了,找他參加大同聚會,他一直推。我直截了當問他這是幹什麼,我很煩,問了很多次,他不得不答我:我沒當過XXX是朋友。
之所以想起這件事,是因為最近在讀 Khaled Hosseini 的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燦爛千陽>>)。
小說中,小女孩 Mariam 是富賈 Jalil 和女僕 Nana 鬼混後生下的私生子。儘管Nana 一直告訴女兒她是不受歡迎的「意外」,Jalil 根本不想要她,Mariam 就是不信,因為 Jalil 待她是那樣的好。她認為他如果只是想贖罪而不是真心愛惜她,不可能待她那麼好。後來悲劇發生,亦正是因為Mariam 判斷錯誤,自視太高。
小說中的Jalil 覺得是 Mariam 逼他——如果她沒有逾越本份,他其實不介意一直把戲演下去。如果可以,他當然是希望做好人的。
我們當然都有希望得到別人讚美和肯定的時候,我們當然會在乎其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如果可以,我們當然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不錯的人。
不過,我想,做人如果能夠誠實一點,有時或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悲劇與怨憤。
我媽媽很努力的教我禮數,她說不可以亂說話,對著長輩只能說好聽的話。從我由小到大都沒什麼長輩緣可見她的教導不很成功。我大概是名副其實的「狗嘴吐不出象牙」。
在成長的日子裡我一直有一定程度的調適困難。我身邊所有的人都似乎比我會做人,其他人的人緣似乎總比我來的好。漸漸地,我不太講真心話——尤其是批評的話。
大學時代認識了一個同學,他人好的沒話說,你請他幫忙他能幫的一定幫。他待你那麼好,以致我和幾個同學都以為他肯定當我們是好朋友。直到有一天,畢業了,group project 都做完了,找他參加大同聚會,他一直推。我直截了當問他這是幹什麼,我很煩,問了很多次,他不得不答我:我沒當過XXX是朋友。
之所以想起這件事,是因為最近在讀 Khaled Hosseini 的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燦爛千陽>>)。
小說中,小女孩 Mariam 是富賈 Jalil 和女僕 Nana 鬼混後生下的私生子。儘管Nana 一直告訴女兒她是不受歡迎的「意外」,Jalil 根本不想要她,Mariam 就是不信,因為 Jalil 待她是那樣的好。她認為他如果只是想贖罪而不是真心愛惜她,不可能待她那麼好。後來悲劇發生,亦正是因為Mariam 判斷錯誤,自視太高。
小說中的Jalil 覺得是 Mariam 逼他——如果她沒有逾越本份,他其實不介意一直把戲演下去。如果可以,他當然是希望做好人的。
我們當然都有希望得到別人讚美和肯定的時候,我們當然會在乎其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如果可以,我們當然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不錯的人。
不過,我想,做人如果能夠誠實一點,有時或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悲劇與怨憤。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理想主義者
本身並不特別喜歡看電視劇,平日也沒有追看劇集的習慣。於是,本來並不打算摻一腳談<<天與地>>。
<<天與地>>在無線電視劇中,確實很出格。因為家裡有人是它的粉絲,我也就斷斷續續的看了一點。我想大概是因為我頗喜歡讀文學,而不少文學作品在表達手法上都以突破傳統為己任,很多人說<<天與地>>不易看明白,我倒不覺得。有時反而覺得它的插敘、暗喻和各種象徵、寓言挺有親切感。
<<天與地>>第一次引起我的注意是那段全城熱傳,出自劇中資深音樂人 "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 的對白,我想不少朋友都看過了,也就不贅言了。我對這段對話頗有同感。不必去到文藝、音樂、人生哲學這樣的層次,其實單是日常飲食,在很久以前已經出現單一化的現象。我小時候上不同的茶樓就會吃到不同的點心,現在去哪一間基本上味道都是一樣的。
而真正令我覺得感動,是我在蘋果副刊讀到的戚其義和周旭明的訪問。周旭明在訪問裡這樣說:
「家明除了是角色,也是寓意,他是每個人的理想。當人吃掉理想,各人會各有一套生存態度。葉梓恩就是一直沒有放棄理想的人,所以她開始時並不快樂,可以想像,一個三十多歲的人,還執意於十多歲時的理想,一定不會快樂的。」
我一直不太喜歡「理想主義者」這個詞,一方面「理想主義者」聽起來很高尚,另一方面又令人覺得代表了近乎無知的天真,彷彿理想主義者都不食人間煙火,彷彿他們都沒有考慮過現實的需要。而我覺得,執著於理想的人不一定是這樣的。
不過,我認同周旭明的話,去到三十多歲仍然執著於年輕的理想,幾乎肯定要感到失落。
很多時候我們把三十歲當成是人生的分界線,過了三十歲,就要成熟,要理性,不可以再任性地過生活——意思就是說,是時候要成家立室了,要腳踏實地找份長工,開始存退休金,而這些,很多時候和追尋理想並不相容。
令我感動的正是戚周二人面對這種困境的取態。記者問戚其義他是四個角色 (指葉梓恩、Ronnie、黑仔和鼓佬)中的哪一個,他答:「我就當然是葉梓恩。我覺得,咁大個台裡面,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堅持的。我感到不快樂時會在戲劇裡尋找快樂。葉梓恩面對這種環境也一樣,明知個台係咁,但我的理想在這裡呀!我們在公司尋求另一種快樂,另一種空間和平衡。」
我所理解的「理想主義者」就是如此:他明白現實的限制,然後他堅持了下去。
<<天與地>>在無線電視劇中,確實很出格。因為家裡有人是它的粉絲,我也就斷斷續續的看了一點。我想大概是因為我頗喜歡讀文學,而不少文學作品在表達手法上都以突破傳統為己任,很多人說<<天與地>>不易看明白,我倒不覺得。有時反而覺得它的插敘、暗喻和各種象徵、寓言挺有親切感。
<<天與地>>第一次引起我的注意是那段全城熱傳,出自劇中資深音樂人 "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 的對白,我想不少朋友都看過了,也就不贅言了。我對這段對話頗有同感。不必去到文藝、音樂、人生哲學這樣的層次,其實單是日常飲食,在很久以前已經出現單一化的現象。我小時候上不同的茶樓就會吃到不同的點心,現在去哪一間基本上味道都是一樣的。
而真正令我覺得感動,是我在蘋果副刊讀到的戚其義和周旭明的訪問。周旭明在訪問裡這樣說:
「家明除了是角色,也是寓意,他是每個人的理想。當人吃掉理想,各人會各有一套生存態度。葉梓恩就是一直沒有放棄理想的人,所以她開始時並不快樂,可以想像,一個三十多歲的人,還執意於十多歲時的理想,一定不會快樂的。」
我一直不太喜歡「理想主義者」這個詞,一方面「理想主義者」聽起來很高尚,另一方面又令人覺得代表了近乎無知的天真,彷彿理想主義者都不食人間煙火,彷彿他們都沒有考慮過現實的需要。而我覺得,執著於理想的人不一定是這樣的。
不過,我認同周旭明的話,去到三十多歲仍然執著於年輕的理想,幾乎肯定要感到失落。
很多時候我們把三十歲當成是人生的分界線,過了三十歲,就要成熟,要理性,不可以再任性地過生活——意思就是說,是時候要成家立室了,要腳踏實地找份長工,開始存退休金,而這些,很多時候和追尋理想並不相容。
令我感動的正是戚周二人面對這種困境的取態。記者問戚其義他是四個角色 (指葉梓恩、Ronnie、黑仔和鼓佬)中的哪一個,他答:「我就當然是葉梓恩。我覺得,咁大個台裡面,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堅持的。我感到不快樂時會在戲劇裡尋找快樂。葉梓恩面對這種環境也一樣,明知個台係咁,但我的理想在這裡呀!我們在公司尋求另一種快樂,另一種空間和平衡。」
我所理解的「理想主義者」就是如此:他明白現實的限制,然後他堅持了下去。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In Time (潛逃時空)
中文譯名跟 Inception <潛行空間>很像,香港的電影譯名就是喜歡來這套。
看之前就聽人說,亮點是女主角,某友人還跟我說她全場的視線都追著女主角跑。所以雖然覺得背景設定挺有點創意,卻對它沒什麼期望,但求週末能看點鬆弛神經又不會無厘頭得太過份的東西——好吧,我很膚淺的。
結果反而覺得它遠沒想像中爛。
電影的構想不錯,說在未來「時間」——確切來說是「生命」——成為了交易的貨幣,所有人到了25歲就會停止衰老,手臂上的時計就會開始倒數。工作賺回來的是「時間」,日常生活花費的,也是「時間」,譬如坐巴士要扣1小時,交租要扣一天,諸如此類。如果一個人夠富有,時間無限累積,便可以得到永生。
當然,所有人都永生的話地球很快人口爆炸,電影裡出現了幾次的一句對白是:要死很多人,才能換得一個人的永生。
男女主角看不過眼這種富人有幾千年生命而窮人卻要天天跟時間競賽的巨大落差,跑了去劫富濟貧,把搶回來的時間到處派,然而他們很快發現,這樣根本沒有用——流通的時間多了,商販便大幅加價,手頭的「時間」就算多了還是追不上通脹。
同行的友人說這樣的未來很悲哀,時間就是金錢顯得命很賤。然而這套電影我想並不是單純滿足幻想的科幻電影,它想講的顯然是當下的世界。
我們現在大概也是這樣的,很多窮人被剝削,然後成就了幾個富商。
看之前就聽人說,亮點是女主角,某友人還跟我說她全場的視線都追著女主角跑。所以雖然覺得背景設定挺有點創意,卻對它沒什麼期望,但求週末能看點鬆弛神經又不會無厘頭得太過份的東西——好吧,我很膚淺的。
結果反而覺得它遠沒想像中爛。
電影的構想不錯,說在未來「時間」——確切來說是「生命」——成為了交易的貨幣,所有人到了25歲就會停止衰老,手臂上的時計就會開始倒數。工作賺回來的是「時間」,日常生活花費的,也是「時間」,譬如坐巴士要扣1小時,交租要扣一天,諸如此類。如果一個人夠富有,時間無限累積,便可以得到永生。
當然,所有人都永生的話地球很快人口爆炸,電影裡出現了幾次的一句對白是:要死很多人,才能換得一個人的永生。
男女主角看不過眼這種富人有幾千年生命而窮人卻要天天跟時間競賽的巨大落差,跑了去劫富濟貧,把搶回來的時間到處派,然而他們很快發現,這樣根本沒有用——流通的時間多了,商販便大幅加價,手頭的「時間」就算多了還是追不上通脹。
同行的友人說這樣的未來很悲哀,時間就是金錢顯得命很賤。然而這套電影我想並不是單純滿足幻想的科幻電影,它想講的顯然是當下的世界。
我們現在大概也是這樣的,很多窮人被剝削,然後成就了幾個富商。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我想當教授」
讀到一個挺有意思的網誌,叫100 Reasons NOT to go to the Graduate School (下簡稱100 Reasons),作者矢志列出100個不讀研究院 (作者專討論人文學科) 的原因,還呼籲網友跟他一起想。我讀了其中45個,覺得大部份跟我聽回來的情況頗為相近。
讀書時我是一個書呆,所以身邊的朋友理所當然大部份是書呆。有些讀文學歷史、有些修科學。我曾幾何時想過「獻身研究」,後來寫過幾篇學術論文,發現一點也不好玩,光做註釋就搞得我頭昏眼花,就沒在學術路上走下去。
身邊倒有不少朋友選擇了學術這條路:有搞人文學科的,有泡實驗室的;有的在本地升學,有的不惜借錢往外國去。100 Reasons裡的第29條曰:你或許一開始並沒有當教授的打算,後來你發現讀完博士,你已別無選擇。
不能否認有很多學生像網誌說的那樣,做人「懵盛盛」,沒想清楚為什麼要讀研究院就糊里糊塗讀了。譬如本人當年考慮讀,便出於「唔知畢業做咩好」、「我好鍾意讀書」、「讀左先算」等等等等完全不成理由的原因。然而我那些最後真的讀了上去的朋友,卻是一開始便立志要成為教授的。事隔數年,若不把成功上岸的師兄姐算在內,畢業後真的當上了教授的人數目前為 0。
100 Reasons 說人文學科的前景黯淡,可是我那些從事科學研究的朋友似乎也沒有多如意。文科也好,理科也好,博士畢業還是無止境地做博士後 (雖然似乎科學那邊真的比較好景,連博士後也多上許多)。在外國混不容易,回來卻是更加難。其中一個讀書成績一向很好的朋友最近跟我說,他很想很想回香港,如果沒辦法在香港找到 tenure-track的話,他就改考政府工。花了那麼多時間精神卻考公務員,而且還不知道考不考得上——那個網誌說的好,There is a psychological cost for quitting.
其實到外國讀博,本來就有點孤注一擲,要付出的代價或許比從前憑空想像的要大很多。譬如我這位朋友在外國讀博期間,父親因病過世,他雖然盡力請假,但大部份時間都無法待在香港。現在家裡只剩下母親,想盡點孝道,卻沒有錢。這些都是20歲的時候不會預算到的東西——不會想到30歲人卻還沒「正式」工作過會有多難受。
網誌第43個原因連結了 Thomas H. Benton的文章 The Big Lie About the 'Life of Mind'。據講Thomas H. Benton 是英文系的副教授,他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勸人不要讀人文學科的研究院,因為畢業就失業,除非肯做廉價勞工,當人工低兼沒福利的Adjunct。他說不少人寫信罵他「功利」,對不起學術,還說能過the "Life of Mind"即使沒錢也應甘之如飴云云。我不否認能把興趣變成自己的職業自是妙不可言,也確實認同「錢」並不是人生最大的追求。但我想,很多人——至少我不少同學確實如此——在走上學術之路前,還是像Benton說的那樣,其實並不十分清楚等在自己面前的是什麼。
100 Reasons還有幾篇談感情的文章,我讀了也頗感慨。下次有機會再談。
讀書時我是一個書呆,所以身邊的朋友理所當然大部份是書呆。有些讀文學歷史、有些修科學。我曾幾何時想過「獻身研究」,後來寫過幾篇學術論文,發現一點也不好玩,光做註釋就搞得我頭昏眼花,就沒在學術路上走下去。
身邊倒有不少朋友選擇了學術這條路:有搞人文學科的,有泡實驗室的;有的在本地升學,有的不惜借錢往外國去。100 Reasons裡的第29條曰:你或許一開始並沒有當教授的打算,後來你發現讀完博士,你已別無選擇。
不能否認有很多學生像網誌說的那樣,做人「懵盛盛」,沒想清楚為什麼要讀研究院就糊里糊塗讀了。譬如本人當年考慮讀,便出於「唔知畢業做咩好」、「我好鍾意讀書」、「讀左先算」等等等等完全不成理由的原因。然而我那些最後真的讀了上去的朋友,卻是一開始便立志要成為教授的。事隔數年,若不把成功上岸的師兄姐算在內,畢業後真的當上了教授的人數目前為 0。
100 Reasons 說人文學科的前景黯淡,可是我那些從事科學研究的朋友似乎也沒有多如意。文科也好,理科也好,博士畢業還是無止境地做博士後 (雖然似乎科學那邊真的比較好景,連博士後也多上許多)。在外國混不容易,回來卻是更加難。其中一個讀書成績一向很好的朋友最近跟我說,他很想很想回香港,如果沒辦法在香港找到 tenure-track的話,他就改考政府工。花了那麼多時間精神卻考公務員,而且還不知道考不考得上——那個網誌說的好,There is a psychological cost for quitting.
其實到外國讀博,本來就有點孤注一擲,要付出的代價或許比從前憑空想像的要大很多。譬如我這位朋友在外國讀博期間,父親因病過世,他雖然盡力請假,但大部份時間都無法待在香港。現在家裡只剩下母親,想盡點孝道,卻沒有錢。這些都是20歲的時候不會預算到的東西——不會想到30歲人卻還沒「正式」工作過會有多難受。
網誌第43個原因連結了 Thomas H. Benton的文章 The Big Lie About the 'Life of Mind'。據講Thomas H. Benton 是英文系的副教授,他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勸人不要讀人文學科的研究院,因為畢業就失業,除非肯做廉價勞工,當人工低兼沒福利的Adjunct。他說不少人寫信罵他「功利」,對不起學術,還說能過the "Life of Mind"即使沒錢也應甘之如飴云云。我不否認能把興趣變成自己的職業自是妙不可言,也確實認同「錢」並不是人生最大的追求。但我想,很多人——至少我不少同學確實如此——在走上學術之路前,還是像Benton說的那樣,其實並不十分清楚等在自己面前的是什麼。
100 Reasons還有幾篇談感情的文章,我讀了也頗感慨。下次有機會再談。
典型
11月來到了最後一天,整個11月我就是在忙忙忙,公司裡的FILE堆得半天高,三面成牆,把我圍在中間,我這是坐困FILE城。
大概是對得電腦太多,這幾天都眼睛發痛。
不經不覺踏足社會已有好幾年 (那個「幾」總之多過三就是了),到現在還是不很習慣上班下班,回家就看電視睡覺,週六日去主題公園,放長假去外遊的「典型都市人生活」。
太久沒看書就覺得人很虛;太久沒看電影見到trailer就雙眼發青光;太久沒遇見知同道合的書友就只好在網誌裡自言自語。
畢業後時間一直過得很快,快到回首一看,暗自心驚。
大概是對得電腦太多,這幾天都眼睛發痛。
不經不覺踏足社會已有好幾年 (那個「幾」總之多過三就是了),到現在還是不很習慣上班下班,回家就看電視睡覺,週六日去主題公園,放長假去外遊的「典型都市人生活」。
太久沒看書就覺得人很虛;太久沒看電影見到trailer就雙眼發青光;太久沒遇見知同道合的書友就只好在網誌裡自言自語。
畢業後時間一直過得很快,快到回首一看,暗自心驚。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文學
非常喜歡讀小說。
讀過的小說中,有兩本異常喜愛,其一是Patrick Sueskind 的 Das Parfum (中譯《香水》),另一本是Khaled Hosseini 的 The Kite Runner (中譯《追風箏的孩子》)。
我第一次讀罷《香水》,全身冒雞皮疙瘩,指尖發寒。就可惜出版社竟把作者的姓Sueskind譯作「徐四金」,這麼俗氣的名字跟小說的意境未免差太遠了。
後來《香水》拍成電影。如果沒讀過小說就看電影,應該會覺得電影不錯,但我看了小說在先,就覺得電影實在差太遠。尤其是小說臨近結尾時的那種震撼,電影完全拍不出來。友人甚至沒看懂,一直問我:結尾那幕是什麼意思?
《香水》構思獨特,詞藻華麗,關於氣味的描寫非常細膩,又同時予人無窮的幻想空間。The Kite Runner 則是另一種風格。作者的筆觸淡然平實許多。
雖然The Kite Runner大熱跟故事的阿富汗背景應該脫不了干係,但我喜歡這本書卻與它任何可能有的政治意蘊無關。這本書在我讀來是在講「忠誠」與「背叛」。男主角自私又懦弱,背叛兼出賣自己最好的朋友。然而讀完整個故事,我卻沒對這個男主角生出厭惡,只是在讀畢之後,掩卷嘆息許久。讀一個關於「背叛」的故事,卻沒恨這個叛徒,這種閱讀體驗,在我來說還是第一次。
後來跟一個「文學青年」提起這本書,他第一個反應就皺眉。他認為這種「暢銷書」都沒有可讀之處,我問他有沒有看過,他說他不會看這種明顯是炒作「阿富汗議題」的書。接著他就跟我談卡夫卡,說這些書跟真正的「文學」差遠了。
卡夫卡不是不好,他很優秀,但為什麼要那麼刻意的劃分「文學」與「非文學」,為什麼要認定「暢銷書」都沒有價值?
讀過的小說中,有兩本異常喜愛,其一是Patrick Sueskind 的 Das Parfum (中譯《香水》),另一本是Khaled Hosseini 的 The Kite Runner (中譯《追風箏的孩子》)。
我第一次讀罷《香水》,全身冒雞皮疙瘩,指尖發寒。就可惜出版社竟把作者的姓Sueskind譯作「徐四金」,這麼俗氣的名字跟小說的意境未免差太遠了。
後來《香水》拍成電影。如果沒讀過小說就看電影,應該會覺得電影不錯,但我看了小說在先,就覺得電影實在差太遠。尤其是小說臨近結尾時的那種震撼,電影完全拍不出來。友人甚至沒看懂,一直問我:結尾那幕是什麼意思?
《香水》構思獨特,詞藻華麗,關於氣味的描寫非常細膩,又同時予人無窮的幻想空間。The Kite Runner 則是另一種風格。作者的筆觸淡然平實許多。
雖然The Kite Runner大熱跟故事的阿富汗背景應該脫不了干係,但我喜歡這本書卻與它任何可能有的政治意蘊無關。這本書在我讀來是在講「忠誠」與「背叛」。男主角自私又懦弱,背叛兼出賣自己最好的朋友。然而讀完整個故事,我卻沒對這個男主角生出厭惡,只是在讀畢之後,掩卷嘆息許久。讀一個關於「背叛」的故事,卻沒恨這個叛徒,這種閱讀體驗,在我來說還是第一次。
後來跟一個「文學青年」提起這本書,他第一個反應就皺眉。他認為這種「暢銷書」都沒有可讀之處,我問他有沒有看過,他說他不會看這種明顯是炒作「阿富汗議題」的書。接著他就跟我談卡夫卡,說這些書跟真正的「文學」差遠了。
卡夫卡不是不好,他很優秀,但為什麼要那麼刻意的劃分「文學」與「非文學」,為什麼要認定「暢銷書」都沒有價值?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我不幸福」
剛跟一個朋友聊完天,心裡有些感嘆。
我讀書時那個圈子的朋友「不很正常」,嚷著要拍拖的少之又少。畢業後,工作了幾年,一般女孩子很關心的問題延宕了幾年,終於在我的朋友圈裡爆發——婚戀的問題開始出現。
我有幾個朋友很想結婚,很想生小孩。她們覺得沒有婚姻家庭的人生極不完美,開始問為什麼總遇人不淑,問為什麼別人那麼容易自己那麼難。
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她覺得自己活得很不幸福,因為她找不到「命定的那位」。有人向她傳福音,她於是想:可能一切的不順利,是上帝的安排。當她覺得「萬事皆含有主的旨意在內」,便覺得要好過一些。可是又會問,神是為了什麼要她經歷那麼多難受的時刻,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讓她過一些甜蜜的生活。
我們聊了好久,當中牽涉到一些宗教的討論。我對基督教了解不深,只能平情而論,她說我的問題太理性。宗教是一種信仰,信就是信了,神有很多作為人類是永遠無法理解的。
我看的出來她很想要一個信靠的對象,她說她有個朋友信教後就一切都好起來,連本來停滯不前的感情也開花結果,她很羨慕。
我聽了,剎那間啞然,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
我只能夠告訴她我的世界觀。我說我覺得我們都有想要的東西,但不一定是我們很想要,就會有;更多時候是我們很想要的,都沒有。我覺得鍥而不捨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沒有問題,但要明白的是,結果未必能如人所願。然後我的朋友反駁說:就是因為你想著不一定能成功,那代表你不夠堅定,你最後就一定不會成功。
我再一次不知所措。
其實在我看來,幸福的婚姻,和有成的事業,本質上都有點類似,都是大家都很想要,但並不是單靠努力便能獲得,而是需要一點際遇的。我的朋友認為兩者大大不同,事業可以通過進修、不斷自我增值,以及努力工作建立,但對象呢,難道登報徵人?她覺得婚姻比事業難很多。她覺得工作這回事,只要夠努力,只要肯堅持,總有成功的一天。
我聽的時候只是想起我那些在學術界載浮載沉的朋友。不知道怎的,就覺得難受。
我想起曾經讀過的一本書,叫 Stumbling Happiness。關於這本書,CoCoShen寫了一篇妙文。讀這書是好一段日子之前的事,我依稀記得,作者說人為什麼不快樂,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人總是想太多將來,總是深信只有如此這般我才會快樂,可是等千辛萬苦終於得到這些那些了,又覺得失落。
令我困惑的是,為什麼我們總要一再想著自己缺乏些什麼,而不能活在當下。
會不會是因為我曾經比我的朋友更抑鬱,才會如此渴望得到快樂,並且希望自己是當下就快樂,而不是只有得到些什麼什麼以後,才快樂。
我讀書時那個圈子的朋友「不很正常」,嚷著要拍拖的少之又少。畢業後,工作了幾年,一般女孩子很關心的問題延宕了幾年,終於在我的朋友圈裡爆發——婚戀的問題開始出現。
我有幾個朋友很想結婚,很想生小孩。她們覺得沒有婚姻家庭的人生極不完美,開始問為什麼總遇人不淑,問為什麼別人那麼容易自己那麼難。
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她覺得自己活得很不幸福,因為她找不到「命定的那位」。有人向她傳福音,她於是想:可能一切的不順利,是上帝的安排。當她覺得「萬事皆含有主的旨意在內」,便覺得要好過一些。可是又會問,神是為了什麼要她經歷那麼多難受的時刻,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讓她過一些甜蜜的生活。
我們聊了好久,當中牽涉到一些宗教的討論。我對基督教了解不深,只能平情而論,她說我的問題太理性。宗教是一種信仰,信就是信了,神有很多作為人類是永遠無法理解的。
我看的出來她很想要一個信靠的對象,她說她有個朋友信教後就一切都好起來,連本來停滯不前的感情也開花結果,她很羨慕。
我聽了,剎那間啞然,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
我只能夠告訴她我的世界觀。我說我覺得我們都有想要的東西,但不一定是我們很想要,就會有;更多時候是我們很想要的,都沒有。我覺得鍥而不捨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沒有問題,但要明白的是,結果未必能如人所願。然後我的朋友反駁說:就是因為你想著不一定能成功,那代表你不夠堅定,你最後就一定不會成功。
我再一次不知所措。
其實在我看來,幸福的婚姻,和有成的事業,本質上都有點類似,都是大家都很想要,但並不是單靠努力便能獲得,而是需要一點際遇的。我的朋友認為兩者大大不同,事業可以通過進修、不斷自我增值,以及努力工作建立,但對象呢,難道登報徵人?她覺得婚姻比事業難很多。她覺得工作這回事,只要夠努力,只要肯堅持,總有成功的一天。
我聽的時候只是想起我那些在學術界載浮載沉的朋友。不知道怎的,就覺得難受。
我想起曾經讀過的一本書,叫 Stumbling Happiness。關於這本書,CoCoShen寫了一篇妙文。讀這書是好一段日子之前的事,我依稀記得,作者說人為什麼不快樂,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人總是想太多將來,總是深信只有如此這般我才會快樂,可是等千辛萬苦終於得到這些那些了,又覺得失落。
令我困惑的是,為什麼我們總要一再想著自己缺乏些什麼,而不能活在當下。
會不會是因為我曾經比我的朋友更抑鬱,才會如此渴望得到快樂,並且希望自己是當下就快樂,而不是只有得到些什麼什麼以後,才快樂。
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從九把刀到歌德到理查費曼
(話說歌德在萊比錫大學 Universität Leipzig 讀過書,那曾經也是我夢寐以求的學校,只是最後因為人生種種際遇,最終未能入學,只能在旅遊時去那裡看了看)
2019年12月7日更新:
話說那時我以為理查費曼很瀟灑,可是後來我才知道,在他死後,他的家人發現原來他曾經在阿琳過世後一年,執筆寫過信給阿琳。他在信裡面說他很想念阿琳,只是信無法寄出,因為他不知道她新的住址。那個時候我才明瞭,原來再理智的人,只要曾經深愛過,還是會和其他人一樣,終生難以釋懷。
理查費曼對阿琳一往情深,這樣的故事似乎十分浪漫。然而人類是複雜的,理查費曼並不是對誰都付出真情,他對其他女性的仇視與歧視,以及「明明是教授卻假裝成學生約會女大學生,哄騙她們與他上牀」這些令人側目的傳聞,就一直令不少人對他的作風十分不以為然。
如果你像我的朋友那樣熱愛科學,理查費曼很大機會在你心目中就會是「神」一樣的存在;可是如果你關心男女平等,注重女性權益,那麼理查費曼在你眼中大概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仆街」。
人類真是很複雜,不是嗎?
延伸閱讀:
理查費曼寫給阿琳的那封信:
關於理查費曼歧視女性的批評:
===============================
[2011年11月2日原文]
可能是工作太瘋狂,致使大腦發癲,才有以下的聯想。
九把刀的《那些年》最近很紅。很久以前看過小說,不對口胃,我沒看電影。
九把刀的那本書據說有很強的自傳成份,因為女主角在電影裡的名字跟真人只差了一個字,結果電影一上畫,沈小姐馬上被人肉搜尋。媒體聲稱,她因為不堪巨大壓力,停薪留職避走大陸一年。
YouTube有網民說九把刀這樣做可恥,一個網民反駁:「說作者可恥的請看看你們手上有多少是改篇別人故事的小說或電影」
我馬上想起德國大文豪歌德和他那本在歐洲引起自殺潮的名作《少年維特的煩惱》。故事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愛人結婚了,新郎不是我,悲慟之下,舉槍自盡」的故事。女主角叫Charlotte。因為這本書據說也有很強的自傳成份,後世許多人認定書中的Charlotte就是現實中的Charlotte Buff (維基德文版有圖,英文版沒有。大家看圖就好)。
歌德跟夏綠蒂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還被拍成了電影。
我很清楚因為我剛剛才看完。Young
Goethe in Love,我的評語很簡單:這是一齣德文版的荷里活電影。
男女主角雨中纏綿兼露點那一幕讓我的下巴不小心掉了下來。荷里活精神,果然無遠弗屆。阿門。
男女主角雨中纏綿兼露點那一幕讓我的下巴不小心掉了下來。荷里活精神,果然無遠弗屆。阿門。
扯遠了,而且不小心扯得太遠。對不起。
噢,對了,我本來在說《那些年》的。
因為電影爆紅,我在Facebook也就不小心讀到了很多很多的感言 — — 很多很多,但也可以歸納成以下這一句:「青春啊青春,我很懷念你,嗚嗚嗚」
聽說初戀對象最難忘。又聽說,已然逝去的美好總是最美好的 (好拗口的一句)。
理查費曼與他的第一任妻子阿琳青梅竹馬,他們感情很好,一早就互許終生,發誓要長相廝守。後來阿琳患上肺病,說好要一起的「五十年」變成「五年」。阿琳病逝。
理查費曼提起這件事,說如果想著為什麼別人都有五十年而他們只有五年那就糟了。有時有些事沒有為什麼。後來他夢見她,他還對她大叫:你不能進我的夢中來。
這聽起來有點絕情。畢竟我們理想中的癡情種都不應該是這樣的,至少應該借酒澆愁三五七個月。然而在我看來,這卻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不是說要忘了那個人,而是現在的生活是現在的生活,不斷回頭看過去,不單沒法子看好路,還很容易扭著脖子的。
唉呀,我明明曾經是一個文學青年,怎麼會說這些?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幸福
在魚之樂讀到「情感的恐怖片」這個詞,我就想起,許多年前,我也看過一齣「情感的恐怖片」。
許多年前,還在讀書的時候,和幾個同學一起看了The Hours,講的是三個女人的故事,最後Virginia Woolf 把石頭放進裙子的袋口,投河自盡;Laura Brown想過自殺最後選擇拋夫棄子離家出走;Clarissa Vaughan繼續活下去。
當時看The Hours,印象最深刻的,是女主角和女兒討論什麼是「幸福」——
受中文字幕影響,往後總記住她們在討論「幸福」,其實英文的用詞是"Happiness"。「快樂」跟「幸福」讀起來感覺不盡相同。幸福總是快樂的,覺得快樂卻不一定等於得到幸福。然而,我確實覺得電影裡說的"Happiness"指向的是「幸福」,而不單單是「快樂」。或者,應該這麼說,女主角說的"Happiness"就是我所認知的幸福。
我記得,我也有相似的體驗。很年輕的時候,一早起床,覺得世界充滿各種可能,覺得自己有很多事可以做,覺得幸福就要來了,或許下個月就要來了,下星期就要來了,明天就要來了。但是,並不是那樣的,我所想像的幸福沒有來,以為幸福就在門外的那一剎,就是幸福的時刻——當你對世界充滿盼望的時候,那種狀態就是「幸福」了。
*有興趣一讀電影劇本的朋友可以參考:
http://www.script-o-rama.com/movie_scripts/h/the-hours-script-michael-cunningham.html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作死不離三兄弟 (3 Idiots)
即興去看的電影。大家都說好看,便去看了。
我和母親大人一起去看,家母對於這套電影評語如下:
1. 歌很好聽;2. 很有教育意義;3. 男主角很像黃秋生。
啊,教育意義。還真好玩。這套電影講的是主角如何反叛傳統教育,我媽媽對電影本身的評價卻是從傳統「文以載道」的角度出發去看。
唉呀。
這套電影從頭到尾都頗為理想主義:真心愛護自己的家人、患難與共的好兄弟、堅持理想終得到成功、頑固的院長終被感動接納主角那一套「活學活用」的教育理念、真愛戰勝一切有情人終成眷屬……
戲裡沒有真正的壞人,理想最後能以自身昭明它的價值。
這樣的一套戲,讓人看得很溫暖,讓人看得很快樂。然後,也許,同時讓不少人覺得,它終究只是一齣電影,反映的不是現實。
我很短暫的教過一陣子書。教書的經歷很「獨特」,大部份的學生我都很喜歡,但我不喜歡那種「教學生活」,離開了以後,從來沒有想過要回去。我教的是Brand 3 學校,有時對著我的學生,我有點心酸。
他們大多數並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除了少數學生外,讀書並不是他們的強項,但不論學校,或者家長,甚至是他們自己,皆視讀書為他們唯一的出路。我說的「心酸」,便是眼見他們奮力掙扎,卻接近徒勞無功,既讀得辛苦、不開心,甚至因為成績長年不如意而自卑,卻又自覺沒有其他路可走。
我有時跟他們閒聊,問他們:「你平常喜歡做什麼?有沒有想過將來有什麼事是你喜歡做的?」十個有九個答我沒有。
有一個很喜歡文學,他答我他想讀大學,想讀「工商管理」,因為「容易搵工」。他說:「我要照顧我媽媽,還有我妹妹。商科好!」
讀大學,對於我的學生來說,是很崇高的一件事。我離開那一年,我教的那間中學考上大學(副學士不計在內)的學生人數少於五個。每次聽見人說「香港大學生太多,一個招牌砸下來砸死幾個」,我就想,「太多」的大學生之中,很大機會,不包括我的學生。
我身邊大部份的朋友都從「據說還不錯」的大學畢業,然而畢業後就業很容易很順心的少,在社會大潮中載浮載沉的多。我不知道要如何向我那些對大學充滿憧憬的學生說明,大學畢業,真的,算不上是什麼。
《作死不離三兄弟》描繪的印度學校實行填鴨教育。不要問,只要背,背熟了就考高分,考高分就成功。男主角極力與之抗衡。他對戲裡的丑角說:「你追求卓越,成功就自然會找上門。想成功而追求成功是行不通的。」
他的話令我想起之前在讀的《別鬧了,費曼先生》。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去過巴西講學,他在講學完畢後對巴西師生說巴西學生根本沒有真正在學物理,因為他們只會死記硬背,而無法把物理知識應用在現實生活上。
填鴨教育,原來不是香港的特產。
我相信男主角的那句話,我相信他說你只有做你熱愛之事,才能有真正的成就。
然而我同時相信,填鴨教育,仍然會興勃下去。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白馬過隙
一直想更新網誌。九月是忙碌得連睡覺時間也不夠的月份,想著想著,等終於「的起心肝」打算寫點什麼的時候,竟然已是十月一日了。
出來工作以後,越來越少機會寫中文,中文書不知怎地也越讀越少,建構這個網誌,原意是希望鼓勵自己多寫一點,結果卻那麼三分鐘熱度。
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讀書時明明洋洋灑灑天天寫幾千字仍面不改容,如今對著空白的網誌,卻往往怔怔的發呆許久,依舊無法下筆,彷彿連接話頭的那根線給剪斷了,多少思緒,紛亂陳雜,全在胸臆。
竟想起辛棄疾的<醜奴兒>;秋天確實(要) 來了。
出來工作以後,越來越少機會寫中文,中文書不知怎地也越讀越少,建構這個網誌,原意是希望鼓勵自己多寫一點,結果卻那麼三分鐘熱度。
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讀書時明明洋洋灑灑天天寫幾千字仍面不改容,如今對著空白的網誌,卻往往怔怔的發呆許久,依舊無法下筆,彷彿連接話頭的那根線給剪斷了,多少思緒,紛亂陳雜,全在胸臆。
竟想起辛棄疾的<醜奴兒>;秋天確實(要) 來了。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直覺
等車時隨手買了一本簡體字版的翻譯小說<<直覺>>,買的時候對它全無期望,讀著卻覺得頗為好看。
小說的背景是美國一個專門研究癌病的實驗室,主角是一群博士後。小說的情節並不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刻劃了從事學術研究「不成功便成仁」的痛苦掙扎。一個頗有天份的博士後以新星姿態進駐實驗室,研究以病毒治療癌症,苦戰數年,不果,實驗室主管要求他放棄這個研究計劃。就在他決定黯然離場之際,實驗卻有突破性的發展,他搖身一變成為頻臨破敗邊緣的實驗室救星,另一個博士後卻懷疑他造假。
因為身邊頗多朋友從事學術研究,這本小說讀起來頗有體會。
從事學術研究大抵都是刻苦的,老師那輩很勤奮很刻苦,我的同學之中好學不倦的亦大有人在。時人常批評學生「一蟹不如一蟹」。我的同學年紀尚輕,學養的確遠不如老師,但要說他們不及前輩刻苦上進,我是不認同的。
反而覺得競爭是真的比往昔激烈許多,學術之路益發難走。大學將成就量化,標明在不同規格的期刊上發表論文能得到什麼樣的分數,有些當上助理教授的師兄師姐在年年「追quota」。做學術賺不了多少錢,「教授」名銜雖動聽,但要說是至高榮譽也還差得遠。一頭栽進學術裡多半是為了興趣為了理想。明明做學術就是應該思考問題,但在「定期發表論文」的壓力下,思考的空間反而被壓縮,有時做點review又是一篇論文了。現在要「十年磨一劍」十分困難。
社會期望一個人去到三十歲應該小有成就,但做學術研究到了三十歲還在做博士後。博士後在大部份情況下只是廉價勞工。會做學術多多少少是因為覺得自己有點天份,以為只要努力前途應該還可以。結果可能讀完博士才明白有天份又努力的人多的是,要突圍而出其實很困難。
有個朋友聰明又勤奮,公開試的成績不但全A,而且都是A(1)。畢業的時候一份絕世筍工以及一個PhD offer任她選擇。她本來選了前者,打完越洋電話拒絕教授時卻忍不住在實驗室潸然淚下。她喜歡的始終是研究。她後來終究去了美國求學,快要讀完PhD的時候我問她有什麼打算,她淡淡然的說:做industry吧,我想。留下來的話三年又三年,我看不見未來。
<<直覺>>裡的那些博士後,有些就是這樣三年又三年的熬下去。
堅持理想,有時得付出很大的代價。
小說的背景是美國一個專門研究癌病的實驗室,主角是一群博士後。小說的情節並不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刻劃了從事學術研究「不成功便成仁」的痛苦掙扎。一個頗有天份的博士後以新星姿態進駐實驗室,研究以病毒治療癌症,苦戰數年,不果,實驗室主管要求他放棄這個研究計劃。就在他決定黯然離場之際,實驗卻有突破性的發展,他搖身一變成為頻臨破敗邊緣的實驗室救星,另一個博士後卻懷疑他造假。
因為身邊頗多朋友從事學術研究,這本小說讀起來頗有體會。
從事學術研究大抵都是刻苦的,老師那輩很勤奮很刻苦,我的同學之中好學不倦的亦大有人在。時人常批評學生「一蟹不如一蟹」。我的同學年紀尚輕,學養的確遠不如老師,但要說他們不及前輩刻苦上進,我是不認同的。
反而覺得競爭是真的比往昔激烈許多,學術之路益發難走。大學將成就量化,標明在不同規格的期刊上發表論文能得到什麼樣的分數,有些當上助理教授的師兄師姐在年年「追quota」。做學術賺不了多少錢,「教授」名銜雖動聽,但要說是至高榮譽也還差得遠。一頭栽進學術裡多半是為了興趣為了理想。明明做學術就是應該思考問題,但在「定期發表論文」的壓力下,思考的空間反而被壓縮,有時做點review又是一篇論文了。現在要「十年磨一劍」十分困難。
社會期望一個人去到三十歲應該小有成就,但做學術研究到了三十歲還在做博士後。博士後在大部份情況下只是廉價勞工。會做學術多多少少是因為覺得自己有點天份,以為只要努力前途應該還可以。結果可能讀完博士才明白有天份又努力的人多的是,要突圍而出其實很困難。
有個朋友聰明又勤奮,公開試的成績不但全A,而且都是A(1)。畢業的時候一份絕世筍工以及一個PhD offer任她選擇。她本來選了前者,打完越洋電話拒絕教授時卻忍不住在實驗室潸然淚下。她喜歡的始終是研究。她後來終究去了美國求學,快要讀完PhD的時候我問她有什麼打算,她淡淡然的說:做industry吧,我想。留下來的話三年又三年,我看不見未來。
<<直覺>>裡的那些博士後,有些就是這樣三年又三年的熬下去。
堅持理想,有時得付出很大的代價。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對與錯
最近看的書裡頭,我最喜歡的要數 Jodi Picoult 的 My Sister's Keeper。
我小時候很看重是非對錯,什麼事都非要弄清楚是非曲直不可,長大了就慢慢意識到,有些事不是用「對錯」來衡量的,有時也不容易分出黑與白,一個人極度執著對錯,希望自己做的都是對的,有可能不過是為了證明別人做的都是錯的——你看,道理都在我這邊。
My Sister's Keeper 就告訴讀者,有時並不在於誰是誰非,有時並不在於誰有沒有體諒誰,而是人生有很多事,本來就是很難作出抉擇。
Jodi Picoult 的小說老實說我沒看過多少,但感覺上她很擅長透過一些充滿矛盾的處境開展故事。譬如 My Sister's Keeper講的便是一個執著與犧牲的故事。Sara和Brian育有一子一女,生活美滿,可惜小女兒年幼時確診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才能存活,Sara為了救女兒,決定再生下一個小孩——一個透過基因科技為女兒特別「打造」的新生命 Anna。Anna 甫出生便肩負守護姐姐的使命,姐姐病重住院,她陪著住,因為要輸血、捐骨髓給姐姐。Anna有時會想,如果不是因為姐姐得了白血病,世上根本不會有她的存在。
Anna本來是曲棍球球隊的成員,小有成就,但因為要常常陪著姐姐住院,而不得不缺席球隊的練習。有一次她本來有機會去一個大型訓練營,但她媽媽擔心萬一她入營的時候姐姐病發沒有人能救她,沒讓她去。到了她13歲的時候,姐姐腎衰竭,媽媽希望她捐一個腎臟給姐姐。姐姐那時身體已經很虛弱,不一定能熬過手術,即使能夠,醫生估計也未必活得長。Anna如果捐了腎,她的運動員生涯肯定就到此為止。如果你是Anna,你會做些什麼?
Anna選擇提訴,要求解除父母對她的醫療監護權。故事到了這裡,我們很可能已經開始在選邊站、在評理,在想誰對誰錯。
有人說Anna的媽媽很偏心,只想著生病的姐姐,把Anna視作救活姐姐的工具,而不關心她的福祉。但對於Sara來說,作為一個母親,她所唯一知道正確的事是「無論如何要保住她的孩子」。
有人說Anna有違道德倫常,父母畢竟愛她,她卻選擇與父母對簿公堂,但其實就算她不過是一個13歲的孩子,她也有她的考量。
有人可能會想,姐姐是一個好大的負累,她死了可能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解脫。姐姐掙扎求存十幾年,早已不想活,但她知道自己死了媽媽會崩潰。好幾次她明明快要不行了,都是Sara在最後一刻把她喚回來。
我們都想為自己而活。然而,當我們領受了親情的溫暖,少不免便得接受它帶來的羈絆。
小說的結局峰迴路轉,我在這裡不作詳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Sara還沒和Brian結婚時,有次找一個瞎的吉普賽女人算命,對方說她會有子有女,結語曰: "But you could only remake your own future, not anyone else's, and for some people that just wasn't good enough."
如果Sara不那麼執著,讓姐姐在時候到了之時就走,結局是不是會很不一樣?然而作為一個母親,要捨得,又談何容易?
寫到這裡,就想起<功夫熊貓2>。去看本來是為了開懷笑笑,沒想到這套主打小朋友市場的動畫片竟然頗有點意思。
孔雀沈老大滅盡熊貓一族,令熊貓阿寶家破人亡。祭師對阿寶說:雖然你的開頭不怎麼好,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現在選擇些什麼。
同樣的話阿寶也對沈老大說了,沈老大卻一心想著自己一早預設好了的未來。不按他想好的劇本走,他不接受。不惜任何代價,他反正是要撥亂反正。
「退一步,海闊天空」,那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
我小時候很看重是非對錯,什麼事都非要弄清楚是非曲直不可,長大了就慢慢意識到,有些事不是用「對錯」來衡量的,有時也不容易分出黑與白,一個人極度執著對錯,希望自己做的都是對的,有可能不過是為了證明別人做的都是錯的——你看,道理都在我這邊。
My Sister's Keeper 就告訴讀者,有時並不在於誰是誰非,有時並不在於誰有沒有體諒誰,而是人生有很多事,本來就是很難作出抉擇。
Jodi Picoult 的小說老實說我沒看過多少,但感覺上她很擅長透過一些充滿矛盾的處境開展故事。譬如 My Sister's Keeper講的便是一個執著與犧牲的故事。Sara和Brian育有一子一女,生活美滿,可惜小女兒年幼時確診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才能存活,Sara為了救女兒,決定再生下一個小孩——一個透過基因科技為女兒特別「打造」的新生命 Anna。Anna 甫出生便肩負守護姐姐的使命,姐姐病重住院,她陪著住,因為要輸血、捐骨髓給姐姐。Anna有時會想,如果不是因為姐姐得了白血病,世上根本不會有她的存在。
Anna本來是曲棍球球隊的成員,小有成就,但因為要常常陪著姐姐住院,而不得不缺席球隊的練習。有一次她本來有機會去一個大型訓練營,但她媽媽擔心萬一她入營的時候姐姐病發沒有人能救她,沒讓她去。到了她13歲的時候,姐姐腎衰竭,媽媽希望她捐一個腎臟給姐姐。姐姐那時身體已經很虛弱,不一定能熬過手術,即使能夠,醫生估計也未必活得長。Anna如果捐了腎,她的運動員生涯肯定就到此為止。如果你是Anna,你會做些什麼?
Anna選擇提訴,要求解除父母對她的醫療監護權。故事到了這裡,我們很可能已經開始在選邊站、在評理,在想誰對誰錯。
有人說Anna的媽媽很偏心,只想著生病的姐姐,把Anna視作救活姐姐的工具,而不關心她的福祉。但對於Sara來說,作為一個母親,她所唯一知道正確的事是「無論如何要保住她的孩子」。
有人說Anna有違道德倫常,父母畢竟愛她,她卻選擇與父母對簿公堂,但其實就算她不過是一個13歲的孩子,她也有她的考量。
有人可能會想,姐姐是一個好大的負累,她死了可能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解脫。姐姐掙扎求存十幾年,早已不想活,但她知道自己死了媽媽會崩潰。好幾次她明明快要不行了,都是Sara在最後一刻把她喚回來。
我們都想為自己而活。然而,當我們領受了親情的溫暖,少不免便得接受它帶來的羈絆。
小說的結局峰迴路轉,我在這裡不作詳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Sara還沒和Brian結婚時,有次找一個瞎的吉普賽女人算命,對方說她會有子有女,結語曰: "But you could only remake your own future, not anyone else's, and for some people that just wasn't good enough."
如果Sara不那麼執著,讓姐姐在時候到了之時就走,結局是不是會很不一樣?然而作為一個母親,要捨得,又談何容易?
寫到這裡,就想起<功夫熊貓2>。去看本來是為了開懷笑笑,沒想到這套主打小朋友市場的動畫片竟然頗有點意思。
孔雀沈老大滅盡熊貓一族,令熊貓阿寶家破人亡。祭師對阿寶說:雖然你的開頭不怎麼好,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現在選擇些什麼。
同樣的話阿寶也對沈老大說了,沈老大卻一心想著自己一早預設好了的未來。不按他想好的劇本走,他不接受。不惜任何代價,他反正是要撥亂反正。
「退一步,海闊天空」,那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為什麼
外婆跟我說,生命的本質是苦的。
她是一個很好的妻子,很偉大的媽媽,很疼一眾外孫的外婆。以我所知,她從前工作的時候,也是一個盡責的好員工、親切好說話的好同事。
但她從小到大,受了很多的苦,命途多舛。
為什麼好人要受苦?為什麼人生有那麼多劫難。教宗說他也曾經問過同樣的問題,但不知道答案。
我巧合地在同一天之內,讀到王迪詩和黃明樂的文章。都談苦難。王迪詩問為什麼,黃明樂說,不要問為什麼,因為人生的難題沒有答案,發生就發生了,你只能接受它、面對它。
當我們從小到大都相信/期盼著「好人有好報」的時候,很難,真的很難,不問為什麼。你自問沒有辜負世界,沒有辜負任何人,命運卻如此為難你,你且避無可避,怎麼可能,不問為什麼?
黃明樂說的,可能是對的。問為什麼沒有用,還不如以無比的韌性迎戰。然而那點韌性,卻是一種極高的境界。
她是一個很好的妻子,很偉大的媽媽,很疼一眾外孫的外婆。以我所知,她從前工作的時候,也是一個盡責的好員工、親切好說話的好同事。
但她從小到大,受了很多的苦,命途多舛。
為什麼好人要受苦?為什麼人生有那麼多劫難。教宗說他也曾經問過同樣的問題,但不知道答案。
我巧合地在同一天之內,讀到王迪詩和黃明樂的文章。都談苦難。王迪詩問為什麼,黃明樂說,不要問為什麼,因為人生的難題沒有答案,發生就發生了,你只能接受它、面對它。
當我們從小到大都相信/期盼著「好人有好報」的時候,很難,真的很難,不問為什麼。你自問沒有辜負世界,沒有辜負任何人,命運卻如此為難你,你且避無可避,怎麼可能,不問為什麼?
黃明樂說的,可能是對的。問為什麼沒有用,還不如以無比的韌性迎戰。然而那點韌性,卻是一種極高的境界。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Committed -- Elizabeth Gilbert
Elizabeth Gilbert就是那個寫Eat Pray Love大紅大紫的作家。她前陣子出了一本書,叫Committed,談她對於婚姻的看法。
沒看過相關書評,不知道大眾評價如何,我個人倒蠻喜歡這本書的。
Elizabeth Gilbert 二十多歲的時候結了婚,她認為她第一次的婚姻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她在沒弄清楚婚姻到底是什麼就走進了婚姻。她在離婚的時候才錯愕的發現,原來她和前夫的世界觀、價值觀根本是南轅北轍。
譬如到底要不要生孩子,結婚時她並沒有想得很清楚,只是覺得生孩子是離她很遠的事,她當時想,反正時候到了,她自然會想生。結果到了三十幾歲的時候,她前夫很想要孩子,她卻一直沒等到想要生育的衝動。
後來她和前夫去到不得不離婚的境地。她無法在婚姻裡待下去,前夫卻不同意離婚,他們在法律程序上痛苦糾纏。Elizabeth Gilbert 形容,她當時的處境如同待在一所失火的房子內——而且,被鐵鍊鎖在地牢裡。
我讀到這裡感受很深。小時候目睹過很多這樣子的婚姻,不適合的兩個人待在一間失火瀕危的房子裡,雙方或其中一方被鎖在地牢,受到很大的煎熬,卻逃不出去。
請不要誤會我對婚姻抱持悲觀的態度。我相信這世上有美滿的婚姻,也覺得婚姻制度雖不至完美,目前還好 (反正沒有完美的制度這回事)。我只是覺得,有時人把婚姻想得太簡單了。結婚或許不容易,但離婚可能更加困難。起碼就我所見,離婚不是說一句:「我要跟你離婚!」就了事的。即使和對方處不來、即使一早已經不愛他 (甚至從來沒有愛過他),也未必可以說走就走。在一段關係裡待久了,離開需要很大的動力和勇氣,有時,還得有經濟能力。
小時候目睹幾個阿姨婚姻生活極不愉快,其中一兩位還得面對家暴問題,她們結果都沒有離婚,因為沒有錢。
每次聽見人批評港女賺錢太多,令到自己淪為老姑婆時,我就想起那兩位阿姨。
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期盼過有天「嫁左人唔駛做」,看著阿姨就明白,攤大手板問人要錢,可以是很淒涼,也很沒有尊嚴的一件事。
不過,我想,可能我說這些意義並不大罷?畢竟現在似乎不少人都覺得「嫁唔出」遠比「嫁錯人」來得恐怖。
人為什麼受苦
我不是教徒,大概,在可見的將來也未必會成為一個教徒,但是讀到教宗答為什麼人要受苦,以及這一篇談教宗的答案的文章,還是覺得有點感動。
年紀越大,親身見證的苦難慢慢就多了。有時發現身邊的人的反應還蠻兩極化的,不是把苦難放得太大,同情心過份氾濫,就是把別人的苦難看輕,一味說:你得勇敢一點面對才成。
我不認為人生只有苦難,也不認為強調人生的美好,就能抹去那些真實存在的苦難。
我想人生可能就是既有苦難,亦有美好。
年紀越大,親身見證的苦難慢慢就多了。有時發現身邊的人的反應還蠻兩極化的,不是把苦難放得太大,同情心過份氾濫,就是把別人的苦難看輕,一味說:你得勇敢一點面對才成。
我不認為人生只有苦難,也不認為強調人生的美好,就能抹去那些真實存在的苦難。
我想人生可能就是既有苦難,亦有美好。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命
表弟舉殯,舅父舅母傷心欲絕。外婆一容戚容,對我說:人生真的很苦。如果你外公晚死十年,這十年間也許就不會發生那麼多事。如果你表弟不是這麼早就走了,即使他不理我,我見他們一家齊齊整整便也安心。怎麼想到會發生這些事?怎麼想到,到了這種年紀還得受這些苦難?我覺得做人真的沒什麼意思。
我小時候不信「命苦」這回事,覺得人生有很多事都在個人的控制範圍之內。現在,有時會想,是不是真的有所謂的「命」?有些人,為人不特別好,做事不特別謹慎,到了六十歲,一生仍是不曾經歷什麼大風浪。或許他們不怎麼滿意自己的人生,甚至覺得上天不公平,又覺得自己不如人,但至少,髮膚無損,四肢健全,至親俱在。
然而若叫我信命,我想我到了這一刻仍是不甘願的。如果生出來苦命就只好一路命苦到底,那做人又確實還有什麼意思呢?
我小時候不信「命苦」這回事,覺得人生有很多事都在個人的控制範圍之內。現在,有時會想,是不是真的有所謂的「命」?有些人,為人不特別好,做事不特別謹慎,到了六十歲,一生仍是不曾經歷什麼大風浪。或許他們不怎麼滿意自己的人生,甚至覺得上天不公平,又覺得自己不如人,但至少,髮膚無損,四肢健全,至親俱在。
然而若叫我信命,我想我到了這一刻仍是不甘願的。如果生出來苦命就只好一路命苦到底,那做人又確實還有什麼意思呢?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快樂與苦難並存
在讀一些入門哲學書。
少時常常想,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和朋友談起這個問題,答曰:我覺得人生有很多事都沒有意義,也沒有原因。
手上的書說,有哲學家提出人生的意義就是為了追求快樂。後世的哲學家卻覺得,這樣太膚淺。
我翻著書,想起剛過世的表弟。他還很年輕,生命就被逼戛然而止了。
人死後還有沒有另一個世界我不知道,但他的父母極其痛苦卻是不爭的事實。我有時會想起那篇文章<只能陪你一程>。或許我們都明白一個人只能陪另一個人一程。然而,知易行難。曾經親近的人一旦遠去,無論如何那片空白總是非常刻骨銘心的。
舅父舅母哀痛逾恆,舅母天天哭至肝腸寸斷,問上天為什麼如此殘忍。旁人聽了皆惻然。
我讀心理學的朋友說:把傷痛掛在口邊,只會令傷口更難復元。
少時是不是曾經用過玫瑰色的眼鏡去審視這個世界?年輕時許多的哀愁彷彿都沒有後來那麼沉重,那般令人亟欲迴避。我們越來越渴求快樂。對著別人沉痛的遭遇越來越束手無策。
一個朋友問我是不是計劃好了去旅行。我答:本來是的,但現在要去出席喪禮,取消了。朋友於焉靜默。
我想,有時候,在這些時刻,我們都不知道要怎麼回應才好。只好迴避。
我並不是覺得要常常把苦難掛在口邊,過多的傾訴也確實於事無補,只會令自己越來越難忘懷創痛。我只是覺得,當一些壞事發生了,總得承認它的存在。
其實人越大,正視苦難的能力可能反而越來越低吧。越來越怕聽見悲劇故事和負面新聞,越來越怕聽人訴說慘痛遭遇,可能是因為怕越聽越對未來失去信心。
年少時大概曾經文藝青年過。現在只希望凡事能積極面對,活得快樂一點。再小一點的時候看電影大概首選「生命樹」。如今我只想看「綠燈俠」。
然而,即使我開始下意識跳過悲劇、跳過悲情,心底某處,卻仍然認為,唯有正視苦難的存在,才能真正體恤別人的苦楚,才會真正珍惜那從來不是必然的小小幸福。
少時常常想,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和朋友談起這個問題,答曰:我覺得人生有很多事都沒有意義,也沒有原因。
手上的書說,有哲學家提出人生的意義就是為了追求快樂。後世的哲學家卻覺得,這樣太膚淺。
我翻著書,想起剛過世的表弟。他還很年輕,生命就被逼戛然而止了。
人死後還有沒有另一個世界我不知道,但他的父母極其痛苦卻是不爭的事實。我有時會想起那篇文章<只能陪你一程>。或許我們都明白一個人只能陪另一個人一程。然而,知易行難。曾經親近的人一旦遠去,無論如何那片空白總是非常刻骨銘心的。
舅父舅母哀痛逾恆,舅母天天哭至肝腸寸斷,問上天為什麼如此殘忍。旁人聽了皆惻然。
我讀心理學的朋友說:把傷痛掛在口邊,只會令傷口更難復元。
少時是不是曾經用過玫瑰色的眼鏡去審視這個世界?年輕時許多的哀愁彷彿都沒有後來那麼沉重,那般令人亟欲迴避。我們越來越渴求快樂。對著別人沉痛的遭遇越來越束手無策。
一個朋友問我是不是計劃好了去旅行。我答:本來是的,但現在要去出席喪禮,取消了。朋友於焉靜默。
我想,有時候,在這些時刻,我們都不知道要怎麼回應才好。只好迴避。
我並不是覺得要常常把苦難掛在口邊,過多的傾訴也確實於事無補,只會令自己越來越難忘懷創痛。我只是覺得,當一些壞事發生了,總得承認它的存在。
其實人越大,正視苦難的能力可能反而越來越低吧。越來越怕聽見悲劇故事和負面新聞,越來越怕聽人訴說慘痛遭遇,可能是因為怕越聽越對未來失去信心。
年少時大概曾經文藝青年過。現在只希望凡事能積極面對,活得快樂一點。再小一點的時候看電影大概首選「生命樹」。如今我只想看「綠燈俠」。
然而,即使我開始下意識跳過悲劇、跳過悲情,心底某處,卻仍然認為,唯有正視苦難的存在,才能真正體恤別人的苦楚,才會真正珍惜那從來不是必然的小小幸福。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困難的開始
想了很久想建立一個網誌。不為什麼,就想好好的寫點什麼。不時寫點什麼。
寫作曾幾何時是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個部份,曾幾何時是我的想望與熱望所在,在經歷了許多的低潮與跌宕後,越寫越少,直至懷疑,到底我要怎麼寫下去,到底還有什麼值得寫下去,還有什麼好寫下去。
寫作曾幾何時是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個部份,曾幾何時是我的想望與熱望所在,在經歷了許多的低潮與跌宕後,越寫越少,直至懷疑,到底我要怎麼寫下去,到底還有什麼值得寫下去,還有什麼好寫下去。
訂閱:
文章 (Atom)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很喜歡這幾句話,所以直接從文章截了圖。 講得真是太好 —— 但凡是值得做的事,當然不會是容易的;而無論你認為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得成一件事,這種想法都會是對的。那就是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的威力...
-
(Vincent van Gogh: Flowering peach tree; 攝於荷蘭 Kröller-Müller Museum) 雖然寫了篇小說講彈鋼琴,但我本身並不是一個古典音樂發燒友。我是為了寫這篇小說才開始聽古典音樂。 於是知道了王羽佳。 ...
-
在朋友的推介下,我開始追看 Instagram 帳戶 Humans of New York (@humansofny) 。 Humans of New York 其實紅了很久,我一早就聽說過這個攝影日誌。攝影師 Brandon Stanton 在街上訪問路人,記下他們...
-
電影《狂舞派》的口碑很好,身邊很多朋友都很推薦,只是當年上畫的時候因故沒有看,結果 2013 年的電影,我拖到今天才看完。 就劇情來說,或者因為期望太高,坦白說,我是有點失望的。可是裡面的舞蹈真的很好看,演員跳得出色,排舞也排得好,很有點新意。 個人覺得電影最大...
-
TwoSet Violin 是當紅 YouTuber( 雖然他們有強調過自己不是 YouTuber ,而是 Classical Musicians) ,訂閱人數超過 140 萬,我猜很多對小提琴感興趣的朋友都知道他們。 我最初知道他們,是因為香港節慶管...
-
在放年假的時候,讀到王偉雄教授的文章 〈哲學之無力〉 ,當中介紹了一位美國哲學家 Herbert Fingarette 在 97 歲高齡 ,臨終前幾個月拍攝的 影片 。影片頗值得一看。 Herbert Fingarette 直言他害怕死亡。和他攜手共度了...
-
之前讀到一篇 文章 , 說因為拍賣的關係, Sylvia Plath 生前寫給朋友的信件曝光 。喜歡英詩的人大概都知道 Sylvia Plath 。 Sylvia Plath 堪稱才貌雙全,不單長相秀麗,且十分多才多藝,早慧的她,八歲已經發表詩作,還曾經憑畫作在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