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七日,星期一。
暴雪警告明明是星期六夜晚,可是星期一下午還是下雪了,而且雪越下越大。大家都開始皺眉,有些同事甚至開始收拾東西提早離開。但凡下大雪,交通就會很恐怖。有準備撤退的同事對我說:「我好幾次被困在路上差點回不了家,你也早點走吧,再晚些路上一旦有積雪,巴士就會停駛的了。」
我聽罷連忙問准上司,抱著電腦回家繼續未竟的工作。
最近非常忙,每天額外工作一兩個小時,手頭的東西還是做不完。公司精打細算,一個人當兩個人用。
太多待辦事項,我也就越來越常用 ChatGPT 處理那些不怎麼重要的文書工作。AI 確實好用,丟進關鍵字,簡單述明要求,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輕鬆生成,可以直接 copy & paste 寄出去。
就算是高階一點的實用文寫作,ChatGPT 依然派上了用場。前陣子一個朋友拜託我幫忙看報碩士用的personal statement,我看完一遍,發現了幾個語法錯誤,但那些都是小問題,真正棘手的是朋友把 personal statement 寫成了流水帳般的平鋪直述,這是寫文章的大忌。
改正語法錯誤容易,改動文章結構很難。我先用 Grammarly 檢查一次語法錯誤,確認沒有漏網之魚,然後再丟給 ChatGPT,叫它分析文章哪裡寫不夠好,並且指示它重寫。
出來的結果令人驚嘆:我們之前真是小覷 AI 了!
Grammarly 能夠偵測大部分的語法錯誤,但經它提示修正的句子只能確保「合乎語法」,卻不能保證「合乎語用習慣」。也就是說,如果英文不夠好,經它修正的句子還是會露餡。我在英國讀書的時候便常常因為「造句奇怪」而被扣分,後來我只得採取最原始的辦法:狂讀大師的論文,背誦大師的句子結構,務求寫出來的句子不要太難看。
而 ChatGPT 呢,它完全是另一個次元的。因為是自動生成句子,所以它的改寫不單語法正確,還相當自然。而且最厲害的是,它提出的修正建議相當中肯,改寫的成品雖然說不上完美,但在結構上已經比朋友的原稿簡潔有力許多。
我不禁想起在英國讀碩士時的同班同學。用英文寫論文,英文能力高低自然是一個關鍵因素。大部分國際生即使英文再好,也很難與母語是英文的同學媲美。有錢一點的同學,會請 proofreader 幫忙校對;像我這種窮人,只能挖空心思用論點出奇制勝。而我其他本來就講英語的同學呢,他們當然不用花這種錢,相反,這是他們的生財之道——他們的兼職就是 proofreader。我同學告訴我,1000 字的短文,找專人校對要差不多 £100。
文科生沒什麼好財路,我那些同學,無論將來是想當學者還是當作家,很多都是靠做 copywriter、proofreader、editor、ghostwriter 籌措生活費。現在 ChatGPT 出來了,這幾種工作在可見的未來恐怕都將一一式微。
我覺得 AI 對作家、插畫家等創作者的影響不是直接取代了他們的角色;畢竟只要人類一天還有創作的慾望,這些創作者就有存在的意義。問題是,作家也好,插畫家也好,都需要時間慢慢成長,從 0 到 1 無法一蹴而就。如果不是家境富裕,那麼在作品成熟之前,勢必要解決謀生的問題。以前他們的寫作繪畫技能可以賣錢,現在有了 24 小時在線的 AI,普通人很難競爭。
AI 至此沒怎麼影響我,甚至我可以說是受惠的那一個,天天用它生成各種東西簡化工作。只是有時想起我的同學、我的繪畫老師,會有些感慨。
我出來社會工作之後,報讀過一些繪畫興趣班,遇過好幾個對畫畫充滿熱情的老師。他們最大的願望是全職畫畫,但創作的收入不足以支撐生活,於是另外做各種兼職。教畫畫是其一;另一條出路則是接案做商業插畫。
其中一個老師對我說:「有一年市道不好,我接不到什麼 job,於是我去了做學徒維修冷氣。維修冷氣原來很好賺的呢!」他笑道;說在危機過後驀然回首,發現原來當冷氣技工也是個有趣的經歷。「我給你看我珍藏的畫冊……這些畫很厲害對不對?!我總是想,要是有天我也能畫出這種水平的畫就好了,我死而無憾。」說罷又是一個燦笑。
想起這段對話,我有些心酸。
我跟朋友提起這位老師的故事,朋友很同情,卻也冷靜地指出:「但坦白說,像你老師這樣努力了這麼多年卻還是不成功,另謀出路會是更好的選擇吧。有沒有 AI,對他而言或許都是困難的。」
我一怔,而後對自己笑了笑。也對。
理智上是這樣沒有錯。
我第一本小說在 2018 年出版,距今五年。那本書的其中一個主題,是「到底努力到什麼時候就應該放棄」。
這何嘗不是對自己的詰問:你又要堅持到什麼時候才會覺得甘心呢?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