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你唸文科嗎?你覺得工作難找嗎?——文科生的困境


小時候父母都強烈勸喻說不要選文科,唸高中時甚至強制我必須選理科,當時只覺得不勝其擾,完全不能理解父母那近乎偏執的堅持。後來升大學時我不顧一切唸了文科,唸得非常愉快,堪稱如魚得水,畢業後找工作也沒遇上什麼大問題,於是我就一直覺得,除非是讀醫學精算之類的專業學系,否則讀文科還是理科,並不見得有什麼差別。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維持了這麼多年的想法,竟然在赴加工作後產生了變化。我現在開始覺得,唸文科,生活真的會比較艱難。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溫哥華本身是一個生活指數高得令人咋舌的地方。香港在全球最貴城市排行榜長期位居三甲,令我產生一種錯覺,以為溫哥華即使再貴,也貴不過香港,既然我在香港能夠存活,來到溫哥華應該也有辦法適應。現實卻是,因為我現在找到的工作薪水並不好,而溫哥華除了房租比香港便宜一點,其他生活開支都是過之而無不及,在溫哥華居住,我感受到了比在香港還要大的生活壓力。

 

我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對要賺多少錢才夠在溫哥華生活沒有什麼概念,後來找到的工作雖然符合市價,薪水入帳的時候還是嚇了一跳,扣除稅項、失業保險等雜項後,薪金直接打了個七五折。那一刻只是覺得,到手的錢真是好少。

 

然而看看薪酬列表,當入息往上調,被扣除的金額也同樣直線上升,真正領到的薪金比例只有更低。到了後來,我也很迷惘到底要帳面月入幾多,淨收入才夠用。

 

關於這一點,我的一個本地人同事是這樣評斷的:「要在溫哥華生存,年薪至少得有五萬五。」年薪五萬五的話,應該是夠用但不餘裕的水平吧,如果想要儲蓄恐怕得相當節儉。噢對了,我目前的年薪,並沒有五萬五。

 

坦白說,五萬五這個數字,說高也沒有很高。同事說如果在 U of TUBC 這些一線大學畢業,年薪五六萬是很尋常的事;如果唸電子工程,起薪點大概在七萬左右;若是能當上軟體工程師,那就更好了,新入職基本八萬起跳,累積幾年經驗,年薪可以逼近十萬。

 

至於文科畢業生呢?我在本地作家聚會裡認識了一個英文系畢業的作者,她日間有一份全職工作,年薪比我還要低一點。

 

當然,之所以低薪有可能是因為她想要選擇一份彈性比較大,方便寫作的工作,我並不知道確切情況是哪一種。但她也坦承,這樣的薪水,即使她與父母同住,還是覺得入不敷支。

 

語文類的工作有沒有待遇比較好的呢?有,譬如 Technical Writer,平均年薪便在六萬以上,只是那不是單靠流麗文字就可以勝任的工作,通常招聘廣告列明必須具備相關產業知識,而出手最闊綽的,往往是工程、科技、醫學這類領域——沒錯,繞了一圈,還是回歸到理科這一邊。

 

即使克服了領域知識的問題,Technical Writer 對於我來說還是存在著幾乎無法跨越的高門檻——很多 Technical Writer 的工作,要求應徵者的英文必須是母語水平。

 

因此,像我這種唸文科的外國人在加拿大之所以生活艱難,至少是出於兩大因素:其一是文科類的工作多數比較低薪;其二是這些工作對於英文的要求比較高。

 

我現在的工作,不需要證照不需要特殊技能,但得天天跟不同的人講很多電話,當中有其他部門的同事、有供應商、有客戶,對於我這種英文不怎麼樣的人來說並不容易。然而,可以想像,如果換成一個本地人,講幾個電話、安排幾個會議根本輕而易舉。所以這樣的工作,在本質上不可能有太好的待遇。我現在的工作很忙,在各方面也不盡如意,但不得不說這間公司也有好的地方,起碼它對我那口不怎麼樣的英文相當包容。

 

相較而言,大部分公司對於理工科的英文要求就沒那麼高,尤其是現下最熱門的科技產業,看重的不是英文而是程式語言。於是,在英文門檻相對較低,薪水又比其他工種高出一截的情況下,「IT工作」便成為了很多新移民的第一志願。

 

我有次去參加 Meetup 活動,自嘲唸文學注定行乞,彼時馬上有一個軟體工程師問我數學怎樣,說:「如果你數學可以,學寫程式好了,當 programmer 不愁沒工作。」因為他是認真的,所以我很訝異。但令我更意想不到的是,旁邊一個加拿大人用挖苦的語氣對我道:「很高興你現在終於知道唸文學找工作有多難了。」加拿大人一般不愛冷嘲熱諷,我好奇他語中的憤恨從何而來。

 

後來我跟公司的工程師提起這件事,說有人叫我去學寫程式,我當笑話講,其中一個工程師聽完很認真地說:「其實要學不難,只是需要很多時間,起碼要好幾年才能有紮實的基礎。」另一個工程師則直接表達了他的困惑不解:「文學有文學的用處,我覺得你唸的東西對社會也很重要,為什麼要改學電腦程式?」

 

為什麼要學寫程式,大約很多人都是為了希望生活得好一點吧。我在不同場合跟很多人聊過天,大部分人的志向驚人地一致:理科出身的想當軟體工程師;文科出身的想做 UX/UI (Designer Researcher),簡單來說就是都想加入科技行業。

 

我很喜歡科學,也對科技極感興趣,但社會越來越向科技傾斜,有時候會令我有點不安。科學很有用,為世界帶來了很多革命性的改變,但它並不是萬能的——譬如科學本身並不提供任何道德指引,並不會告訴我們要如何有道德地運用某些危險的科技。

 

社會高度重視科學科技,是一種可以預期的取態。文化藝術無法量化,當資源有限時,社會自然更傾向把經費預留給有「實質貢獻」的科學。只是一旦天平過度傾斜,這種發展恐怕也是不健康的。

 

我高中唸的是理科,中學同學都是「理科人」,當中不乏各種工程師。我有時會向他們表達一下羨慕之情,他們總是淡淡地應我一句:「你也可以。」

 

我也可以嗎?嗯,可能確實是的。以前學過一點高等數學,我的成績沒有很好,但也沒有很差。若然有心奮起直追,可能也是可以勉強入行的。

 

只是我既沒有天份也沒有熱情,即使勉強入了行,也不會混出什麼成績吧。在人生只能活一次的前提下,我還是想挑戰別的賽道。

 

所以,結論就是:我恐怕還是要繼續過窮困潦倒的生活了。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很喜歡這幾句話,所以直接從文章截了圖。 講得真是太好 —— 但凡是值得做的事,當然不會是容易的;而無論你認為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得成一件事,這種想法都會是對的。那就是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