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提到我最近找到了工作,因為公司那邊急著要人,所以我簽完文件後隔兩天就去上班了,至今差不多一週的時間,似乎也可以簡單講一講在科技公司上班是什麼樣的感覺。
同樣是先講結論:如果能通過試用期,我想我應該只會在這間公司待上一年左右的時間,等 CGI 的學校再開課,便會回去繼續受訓。
這樣說並不是因為覺得公司不好,一週太短,不足以評斷公司是好還是不好;我只是很清晰地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我,所以這間公司只能是一個中轉站,之後我必須繼續前進試別的東西。
之所以這麼快可以下定論說這份工作不適合我,是因為它的工作性質跟我以前的工作出乎我意料之外地雷同。我在職場上兜了這麼多年圈,走了這麼多年冤枉路以後,非常深刻地體會到,公司的文化固然重要,可是上班滿足與否,最關鍵的因素始終是工作性質本身。那些重重複複,瑣碎繁雜的工作我實在是怕了;難得可以有重新選擇職業的機會,我還是想加入創意產業。我這樣不是說這間科技公司沒有創意,而是我這份工作本質上不存在什麼創意的空間。
簡單講一講我的工作。我不會寫程式,也不具備科技相關的專業知識,所以找到的工作是非技術職位,相當於公司裡的頭號打雜。上班第一個禮拜的感想是:非、常、忙。
我一直聽說在加拿大上班比較有
work-life balance,這邊也不像香港那樣經常需要超時工作,如果要加班,基本上一定會有補償,但我第一個星期的體驗卻完全是另一回事。上班首五日,我每一天都無法準時下班,最早下班那天加班了半小時;最晚那天遲了超過兩個半小時才能離開辦公室。而且那並不是因為我是新手,對工作流程不夠熟習,所以要「自主加班」,而是因為當時有些事情要處理,我人必須待在辦公室裡,直到完結了才能離開。也就是說,這些加班是不能避免的,而且我的主管雖然知道我必須加班——事實上我加班的時候他人就在那裡——但也並沒有提出任何加班補償。我入職時有一份必須閱讀簽署的員工守則,上面寫明加班要賺加班費或者
time off,都必須在事前得到主管的書面同意。這點其實和我以前在香港工作時一樣。
我現在的工作坦白說並不難做,甚至某程度上可以說是相當容易,文書處理的部分跟我以前的工作高度相似,我做起來可謂駕輕就熟。工作的流程如此類似一開始令我有點訝異,我本來以為要花上一點時間適應加拿大的系統,沒想到差別其實並不那麼顯著。後來我想,可能那是因為香港真的是非常國際化的城市,所以能夠輕易與西方的系統接軌。我這個職位因為要處理大量文書工作,對英文有一定要求,前任職員的母語是英文,本來我以為我接手的時候要面對英文能力不足帶來的挑戰,結果因為工作流程相仿,而我以前在香港工作時大部分文書往還都是用英文,雖然是不那麼道地的英文,但畢竟是實用商業英語,可以通用。於是關於書信的部分,我其實上手比想像中要快和容易。
問題出在工作量。這份工作的工作量比我想像中要大很多、很多。我每天的標準工作時數,不連午休為七小時,基本上每一分鐘都在忙不停手。因為經常要寫很長的英文電郵,我也沒有任何時間慢慢雕琢文字,都是寫完檢查一次沒有錯字,就得把電郵發出去再寫下一封。這時我就有點慶幸上年跑去英國唸了個學位,有一年密集英文寫作訓練,不然現在我應該會很崩潰。
另一件令我覺得有點崩潰和意想不到的事,是公司對於文書處理的「低科技」安排。我需要處理頗多數據,但更新數據的方法竟然是人手用
excel 逐項輸入,和我以前在「非科技公司」工作時一模一樣。我從前常常跟朋友吐槽舊公司的落後與原始,但原來「自動化」這件事即使在科技公司也是不存在的。我想可能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在於:這些「文書處理」對於科技公司來說根本就不是重點所在,他們不會把資源投放在這些領域。
這一點也同樣體現在人手安排上。這間公司在溫哥華有好幾個辦公室,但我那組人少得可憐,我們用遠少於辦公室數目的人手,處理整間公司的所有雜務以及行政工作。我試過午飯吃到一半,有人跑過來查問公事。那時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跑去外面吃午飯。
技術人員的日子有沒有好過一點,我並不知道,因為我目前仍然沒有機會跟工程師聊天,我只是聽說會計部門也是同樣淒慘,工作量大到崩潰。另外,我也聽說每個星期六日都有工程師回來辦公室趕進度——雖然,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明明可以遠端工作,還要專程回辦公室。
在那串長長的工作清單中,我最喜歡的是「幫植物澆水」。公司放了不少盤栽,有大有小,大部分都枝葉茂盛,為辦公室憑添綠意,當午後陽光透過大玻璃窗照進來的時候,看著那些植物,不由得心情愉快。不過我向來不是蒔花養草的料,往績是高達百分百的死亡率,希望這些植物的生命力夠頑強,有辦法存活下去吧。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