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Düsseldorf.兩星期德語課程@ Institut für Internationale Kommunikation (IIK)


(在德國時住在 HHU 的學生宿舍。下雨天淋了一整天的冷雨,回到宿舍推開窗,就看見天上一道長虹。)

讀書時一直很想去德國當交換生,因為各種原因沒去成,後來跟人講起總是唉唷唉唷的連聲嘆息。早兩年病了一場,在醫院躺了大半年,醫生說恐怕治不了,當時就想:要是就這樣死掉還真不甘心,想做的都還沒做過。最後發現是誤診死不去,就醍醐灌頂了:花這麼多時間怨這樣怨那樣不如拍大腿去馬。遺憾想做的沒有做到嗎?現在直接做就不遺憾了。於是就有了這次的 Düsseldorf 之行。

學德文是很多很多很多年之前的事了。語言天份我恐怕是沒有的,而且我懶,當年學德文也是因緣際會。不長進的本人見德國籍老師英文講得極好,還問他:「德國人的英文是不是都很好?」心裡想的是:如果德國英文通行,那這德文大概也不用學了。結果老師陰陰嘴笑:「恐怕不是。我是英文系畢業的。」當年我不明所以,好多年後第一次踏足德國時總算明白了他笑成那副德性是什麼意思。

本來想讀一個月,但假不容易請,費盡唇舌老闆只肯放兩星期。兩星期便兩星期,照殺。

兩星期的課程選擇相對少,網上找了一輪,比較合意的就只有歌德學院和 Institut für Internationale Kommunikation (IIK)。前者在好幾個城市都有開辧兩星期的課,可是我看的時候暑假檔基本上已經爆滿;IIK 就只在柏林和 Düsseldorf 有分校,兩星期的課叫 Premiumkurs,似乎只在暑假時開班,而且只在 Düsseldorf 開課。受時間所限,我沒有多想就報了IIK




(IIK Bilk Trainingszentrum,也是我上課的地方)

網上關於 IIK 的評論不多,我讀了兩星期,對它頗有好感——當然,實際教得怎樣,還是得視乎你運氣好不好有沒有碰上好老師。Premiumkurs 不用考試,全主力練口語,但從老師開口閉口都提考試,可以想像這大概是一間以「考試為本」的語言學校。

兩星期的課 €350,經由IIK 安排住宿另加 €270,住宿時間由開學前一天到課程完結後第二天為止,可以選擇住 shared flathost family 或者 student flat (只限暑假)。我想過學生生活所以選了學生宿舍,得償所願住在 Heinrich-Heine-Universität (HHU)




 



去時 HHU 正好慶祝50週年,不由得想到香港有間已經超過100歲的 HKU

接待我的是一個以前在 HHU 讀書,現在去了另一個城市進修的德國男學生M。太多年沒講德文,我也不管自己明明就是過來練德文的,直接跟 M 講英文。M 的英文發音很好,不會有口音太重很難聽得懂的問題*,就是英文講得不是很順,而且有點詞彙匱乏。

M
說他正在讀英文教育,畢業後打算在文法中學當英文教師。於是當他手裡揚著一個信封,但好久也想不起 envelope 這個字時,他尷尬了。他窘逼的主動解釋道:「我沒去過英國留學,所以很少機會講英文。」

我聽了不覺莞爾。

後來有一次在電車上偶遇他,我跟他打招呼,他放下手裡正在看的書,跟我聊天。我問他那是什麼書,他說是翻譯小說。原著是英文。然後他大約是想起自己跟我講過他讀英文,又有點窘的續道:「那是朋友借我的,我手頭上的書都看完了。」

我的IIK課總共有三個老師,三個都不約而同的跟我們講德國人的英語水平遠不如鄰國荷蘭,他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德國把什麼都翻譯了,連電影電視劇都直接配音,不像荷蘭般原聲引入。德國人聽英文的機會太少了。

回香港後看見新聞標題曰:「德國駐港總領事:港人要改善英語能力」,不由自主地笑了。唉呀。 

 Düsseldorf 兩星期,生活愉快。去之前我連 Düsseldorf 是幹什麼的都沒有概念。幾年前要作為路癡的我拍拍大腿就出發,大概是沒什麼可能的。然而有時,可能現實反而沒想像那麼艱巨吧,真的要去,最困難的,可能就只是拍大腿決定「我要去」這一下而已。其餘的種種憂患,或許都皆是借口了。

* (
註:去過南德新天鵝參觀,並且失策地選了英語真人導賞的朋友應該會明白我在說什麼,那個英文導賞根本是把德文讀歪一點就當英文了,同團的英國人美國人一致目瞪口呆。)


延伸閱讀——Düsseldorf 讀德文系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很喜歡這幾句話,所以直接從文章截了圖。 講得真是太好 —— 但凡是值得做的事,當然不會是容易的;而無論你認為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得成一件事,這種想法都會是對的。那就是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