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在網上看到了RTHK原來製作了一個講德國幼兒教育的特輯,不長,但挺好看。
德國的教育在我們心目中就是自由又啟發創意,一整個的令人欣羨。不過事實是不是那麼美好,我不敢妄下定論。這些年零星讀到了一些德國讀書壓力也很大的文章 (有興趣可以讀一讀 閒閒桂夫人 寫的 〈中國父母對德國人的一些小誤解〉)。補習社絕對不是華人地區少有的東東,在看似讀書會很快樂的德國也是很盛行的。
有次從德國坐飛機回來的時候,跟一個德國人坐在一起。他告訴我他在中國的大學教書,教電影製作。他抱怨中國的學生上課只在乎分數,老是問他考試範圍和追問他每道題目要怎麼作答才是標準答案,令他不勝其擾。他說他才不在乎考試,他在乎的是學生就每個課題作出思考,然後有自己的想法。
我告訴他華人學生基本上都是求學只為求分數。然後我問他德國的情況,他說現在德國的學生現在也漸漸有這種傾向了。他認為這是德國改革學制造成的。
德國的大學從前是沒有「學士學位」這種東西的,進了大學,成功畢業的話就是碩士了。所以讀其他博客的文章,不難發現以前嫁過去德國的外地新娘,常常會被有「碩士銜頭」的老公看不起。當然這都是以前的事,新一代二十出頭的德國年青人也是學士、碩士、博士一步一步的讀上去。
我讀書的年代德國老師告訴我們「博士」在德國是很有地位的,因為德國的大學「寬進嚴出」,要拿下博士學位十分不容易,稱呼他們時一般都要在「先生」、「女士」以外加上「博士」二字。不過我不肯定到了現在博士學位還是不是有這麼高的含金量就是了。
回到正題。看得出來和我坐在一起的那位德國教授不是很滿意德國的大學改革。我問他既然以前的教育制度那麼成功為什麼要改。他說是為了跟世界接軌。
我安慰他德國年青人相比起其他地方還是蠻不錯的,譬如我常常在巴士火車上看見德國年青人看書,在香港要看見這種情景很難。他卻說德國的閱讀人口正每年下降,看書的年青人越來越少了。
嗯,我想,這就是全球化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