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快樂是一種儲備



最近聽了一個很有意思的 TED Talk,講者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解釋「單一敘事」如何造成巨大認知偏差——譬如她生於尼日利亞,去美國讀書的時候她的室友對她能夠講流利英語嘖嘖稱奇。這種驚訝令她深感困擾,因為英文其實是尼日利亞的官方語言,她從小就在讀英文書。但她的室友不信。在室友心目中,凡是生活在非洲的人,過的都必定是貧苦落後的生活。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是作家,有天她發現據講成功的作家都有個艱苦的童年,她馬上試圖從記憶裡挖出父母曾經虐待過她的故事,可是遍尋不獲,因為她童年過得非常快樂。

看到這裡我不禁失笑:當然不可能所有出色的作家都經歷過淒慘的童年啊,總有人是童年生活愉快,同時也有寫出優秀的作品。相反,童年不幸,也不見得就能夠成為第一流的作家。

童年幸福是很大的恩賜。如果要童年不幸才能成為偉大的作家,那麼還不如不要偉大。

我覺得快樂像儲備,成長期的快樂是很大的財富。小時候累積的快樂夠多的話,長大後就有更多揮霍的空間。我本身並不是一個樂觀的人,青少年時代也沒有很開心,於是在最近這幾個月,就益發有一種捉襟見肘,瀕臨破產的感覺。

感覺上不是過了幾個月,而是過了好幾年。

小時候讀過的文學作品,無一例外都說人生非常艱難。雖然我的際遇有點糟糕,但我多少覺得是我運氣不好,我並不認為「活著不容易」是什麼舉世通用的真知灼見,沒想到現在卻變成了不少人的共同感悟。看來那些作家沒有騙我們,人生本來就很不容易,我們此前只是視而不見。

對於我來說,閱讀可以帶來很大的安慰,這大概也是我想要寫書的原因。

上年構思《日照在陰影外》的時候,因為很快就決定要讓對藝術品無感的主角陰差陽錯、無可奈何地必須去藝廊做事,於是我跑了去香港的藝廊實地考察。這個故事設定聽起來有點殘忍,但我覺得這種矛盾是人生普遍的困境,現實中有很多事情都是不如人意的,若是想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聽從命運安排」往往是一個很差的決定。想得到一個合符自己理想的人生,有些時候必須抵抗命運,逆風而行。

人生充滿諷刺。香港被認定為文化沙漠,卻同時是藝術品交易中心,世界上最著名的藝廊都有進駐香港;那些你叫得出名字,最炙手可熱的現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都可以在香港找到。享負盛名的 Art Basel 在全球只設五站,香港是其中一站,也是亞洲的唯一一站。

藝廊的專題在上年九月就寫好了,打算在小說出版之後再刊登在網誌。結果人生的矛盾與荒謬再一次超越了小說。那條高雅寧謐,驕矜不凡的畢打街,同樣遭受到催淚彈的洗禮。有人檢測到香港街頭的山埃含量很高,我禁不住想:世界各地的畫商還要來賣畫嗎?

當代藝術市場異常蓬勃,很多藝術家越來越抗拒這種藝術品無限商品化的趨勢,可惜市場還是打著「藝術無價」的旗號光明正大地進行各種炒賣,不斷在春秋二拍成交出新的天價。藝術品已經變成和股票、房地產一樣,是可以保值、升值的投資品。

小說裡的角色也因為這樣,覺得自己那個口口聲聲熱愛藝術的老闆偽善。然而透過買賣藝術品來賺錢,是不是就等於並不真正喜歡藝術,也不見得有那麼涇渭分明,斬釘截鐵。

我在小說裡面提到過幾幅畫,在現實中都有相對應的真實作品。程蕊寧跟符柏林說她喜歡的那幅「網」,原型來自我在畫廊裡見過的一幅草間彌生巨型畫作。那是很多個小小的網連結成一張巨大的網,實物很震撼,彷彿難以逃脫的一張巨網向你迎面撲來。我有時覺得人生真的就是一張網,只是那不止是很多張小網連成一體,是網中有網——網形成的不是無垠的平面,而是沒有出口的球中球,宛如俄羅斯套娃。

像我這樣的人,轉換跑道改寫驚慄小說,可能比較有前途。但諷刺的是,明明活人比鬼魂恐怖,我卻懼怕鬼故。

最近重讀了王爾德的《夜鶯與玫瑰》,那是我六七歲的時候讀過的故事,因為將玫瑰的刺戳向自己的胸口自殘這招太震撼,我一直都無法忘記。當時年紀小,自是沒有讀懂故事的寓意。如今再讀,發現王爾德真是把一切可以嘲弄的東西都譏諷盡了。夜鶑為了成就男主角口口聲聲要追求的崇高愛情犧牲了自己,然而那象徵真愛的紅玫瑰,最後卻被滿口理想的主角棄如敝屣。我曾幾何時也同樣地憤世嫉俗,對一切標榜「崇高」的東西充滿懷疑與不信任。幸運的是,在我的人生途上,我有認識到像符柏林和陳一棋那樣內心溫暖的人,才沒有越活越尖酸。

我在書裡面談論希望——儘管我並不是一個特別正面樂觀的人。然而就像我的朋友說的那樣,如果活著卻沒有希望,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現實世界沒有 happily ever after 的故事,好事往往摻雜了不那麼好的東西,很難是純粹的好;反之亦然。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之所以抗拒單一敘事,是因為世界是立體的,人生有多個面向,真實的世界由各種各樣的故事組成。她的童年很快樂,父母對她很好,她在愛與關懷之中成長,可是與此同時她也經歷過親友逝世,家庭經濟困頓的艱難時刻。好與不好並存,構成了我們的真實人生。

但願當我們面對陰霾的時候,仍然能記住光明的那一面,仍然能在心中懷有希望。


延伸閱讀:


3 則留言:

  1. 不好意思,請問照片中的藝術品名稱?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那是我上年九月在中環 H Queen's 其中一間藝廊看見的藝術品,當時忘了拍下藝術家和作品的名字,現在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刪除
    2. 大玉,最近再去中環 H Queen’s 的 PACE Gallery,有看見這個藝術家的其他作品。照片裡的藝術品是名和晃平 (Kohei Nawa) 的 Pixcell 系列,你可以去他的官網看他的作品:http://kohei-nawa.net/works/pixcell

      刪除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很喜歡這幾句話,所以直接從文章截了圖。 講得真是太好 —— 但凡是值得做的事,當然不會是容易的;而無論你認為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得成一件事,這種想法都會是對的。那就是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