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2021年的最後一天


不經不覺間,2021 年竟然就來到了尾聲,這場我在 2020 年去唸書時奢望著不久就要落幕的疫情非但沒有完結,甚至是越演越烈,現在我都不敢去想這一切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完了。

2021 年的最後幾天,並沒有很平安。就如同很多人形容的那樣,突然有一刻,有一種快要呼吸不過來的感覺。可是我們都知道,無論如何,都要好好的、努力的活著。

因為一直在忙各種各樣的事,很久沒有更新過這個頁面,說起來不由得有點心虛。前陣子我家裡有喜事,我從英國回了香港參加喜宴。現在從英國回香港要隔離 21 日,我當時還不必在竹篙灣住 7 日,直接住了 21 日酒店。身為窮 L,訂的是最便宜的那種套房,結果酒店房間小到連椅子也沒有,我大部分時間都坐在牀上用手提電腦,這 21 日差點住到我腰骨歪掉。 

因為要參加喜宴,便錯過了英國的碩士畢業典禮。我也不是第一次畢業了,本來以為自己會很瀟灑地不怎麼在乎,沒想到看見朋友在 IG 上傳的照片跟影片,才發現我很想跟他們一起畢業。行畢業禮那天下雪了,他們穿著畢業袍,天色灰沉,細雪紛飛,可是我的幾個朋友摟著彼此的手臂,笑容燦爛。然後他們還對我說:「就差你一個不在!」真想跟哆啦 A 夢借隨意門。

回了香港之後一直有點想念蘇格蘭,試過夢見那邊的天鵝,不過我短期之內應該不會再去英國了。蘇格蘭的冬天一點也不可愛,我每次跟朋友視像通話,只要他們在戶外,背景便無一例外地是陰沉的天色、綿延的雨、以及把人吹到臉容扭曲的大風。因為這樣,大家都寧願下雪,下雪多少有美景可以看,反正雪也不會很大。

英國冬天不可愛,但我還是想留在英國過聖誕。今年終於復辦聖誕市集,上年因為疫情,市集都沒有了,當時街道冷清,宛如死城。今年我看見朋友都在分享聖誕市集的機動遊戲和各種小食——雖然,大家都說不算好吃又很貴,但大家還是逛市集逛得很開心。我滑 IG 的時候就很想也在那裡跟朋友一起逛市集。 

回到香港之後,常常被人劈頭就問:「英國是不是很危險?」感染數字是驚人的,可是真正生活在那裡,卻沒有什麼害怕的感覺,反而是大家經歷過封城的痛苦,就都很珍惜可以如常生活的日子。可能是因為我的朋友都比較謹慎,到目前沒止,我沒有任何朋友染疫。 

跟世界上所有的地方一樣,英國有她的缺點,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國家。可是我個人很喜歡蘇格蘭,如果我有錢,我會想直接在蘇格蘭退休,像 Inverness 那樣的城市應該很好住。就可惜我沒有錢。 

英國找工作容易與否,很視乎行業。我的朋友有人很輕鬆就找到了工作,也有人至今仍在尋覓。我考慮了很久,決定去其他國家試一試。小時候的心願是好好去看看這一個世界,過了這麼多年後,似乎終於有機會了。 

於是回來之後,有一半的時間在辦另一個簽證,剩下的時間在寫書。去讀書這一年於我個人而言是很特別的一年,時間雖然短暫,但對我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有可能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這短短一年間的心態變化之大,連我自己也始料未及。把這種變化寫下來,我想,或者有一點意義,或者對於其他處於人生交叉點的朋友來說,有些許閱讀的價值。 

這本關於蘇格蘭這一年的書構思了很久,但真正下筆時發現困難重重,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我的反思建基於與其他人的互動,他們很多後來成為了我非常好的朋友。在寫第一稿的時候,因為直接按時序寫,寫到中途我就發現給認識的人看見,恐怕能夠輕易辨認出裡面的人物,但我寫這本書目的並不是為了揭人隱私,也絕不願意為朋友帶來任何麻煩。於是,第一稿不能要了,必須砍掉重練換個方法寫,在年底前完稿的願望也宣告泡湯。 

因為寫書佔去了我很多的時間,而且我也打算在申請到新的簽證之後就會馬上踏上征途,就沒有找工作。有次我香港的朋友跟他的朋友去逛博物館,叫我也一起去,我和他的朋友並不認識,見面後他們第一句都是問我做哪一行。我想了想,覺得「在寫書」好像比「無業」更花唇舌解釋,就一臉坦蕩地答:「無業。」有趣的是朋友的朋友馬上為我打圓場:「是待業罷。」我不由得覺得莞爾:真是我所熟悉的香港人呀,一天不上班就覺得渾身不自在。嗯,失業對於我們來說,絕對是世界末日。 

可是我現在已經回不去了,也不想再用以前的方式生活下去。 

2022 年,祝願大家平安順利,身心康泰,但願我們都能懷抱希望地活著,不要放棄心中的堅持與信念。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男女肋骨一樣多,皆是12對,好嗎?


因為最近上映的電影《梅艷芳》,我讀了不少梅艷芳的故事。

其中一篇是娛壹訪問梅艷芳的摯友劉培基,讀了喟然長嘆。問世間情為何物,有些愛比男女之情更加深刻,為什麼我們總是只歌頌愛情呢?

之前看志祺七七介紹「親職化兒童」,談到因為成長環境被迫過早地成熟,擔起大人角色的小孩在長大後面對的一連串問題,這些小孩總是忽略自己的需要,難以脫離原生家庭。梅艷芳也是一個「親職化兒童」吧,從小被當搖錢樹,長大了也總是充當照顧者的角色,對人有情有義,一堆人跑來佔她便宜。梅艷芳過世的時候我看電視報導,印象最深刻是她母兄的表現,覺得憤慨又厭惡,一直為梅艷芳忿忿不平:他們怎可以這樣待她?

梅艷芳過世的時候我年紀小,她的很多感觸我並不明白,許多年之後,在 YouTube 上看她在最後的演唱會裡穿著婚紗唱《夕陽之歌》,才知道為什麼朋友都說看了會止不住眼淚。

梅艷芳說女性都想要結婚生子,我並不認同;然而她說人生許多事總和想像的不一樣,最想要的往往得不到,卻的確是很多人長大後慢慢會生出的感慨。梅艷芳就是這樣,她得到了很多人欽羨的東西,最想擁有的,卻始終落空。

作為山頂洞人的我,直到最近才聽說了近藤真彥與中森明菜的故事。作為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日本歌手,近藤真彥與中森明菜本該是天造地設的金童玉女,可惜人間沒有童話故事,近藤先是劈腿梅艷芳,後又與中森當時的死敵松田聖子傳出不倫戀。近藤一開始騙梅艷芳他與中森早就分手了,後來梅艷芳得知自己當了第三者,離開了近藤。但中森似乎陷得太深,無法承受近藤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割腕自殺,左手腕的傷口深可見骨。近藤為了撇清責任,以「公佈婚訊」為由將中森騙去記者會,迫她道歉認錯,還直言沒打算與中森結婚。中森只能流著淚說對不起,說自己連累了無辜的近藤,這就是臭名昭著的「金屏風事件」——因為近藤在記者會上用了日本藝人宣布婚訊常用的金屏風,記者會且訂在除夕舉行。

在除夕這樣捅深愛自己的人一刀,近藤的無情無義,可見一斑。後來近藤另娶他人,還帶著新婚妻子住進中森當年送他的房子。據說多年後中森接受訪問談起這段舊情,說最錯就是認識了這個人,被這樣的人誤了一生。

愛情是女性生命中最神聖最重要的一環,是跟「男人的肋骨比女人少一條」同等級的胡說八道鬼話連篇,用廣東話概括,純屬 9up。只是聽多了,有時總會不小心誤墮陷阱;誤信了,大概只能喟嘆「問世間情為何物」,又或者找法師驅邪,因為有時真是跟被人落了降頭沒什麼差別。

我這樣說並不是輕視愛情,只是一般而言男人似乎比較明白「生活均衡」的道理。均衡的意思是,請愛自己多一些。社會頌讚犧牲奉獻,可惜實情是一味犧牲奉獻,只會被視作理所當然,甚至被棄如敝屣。太容易得到了,便不珍惜,是人類的劣根性。如同均衡的飲食比較健康,平衡一點的感情更加有益身心。

在最後的演唱會裡,梅艷芳說她怕是沒有機會結婚了,但總想穿一次婚紗,便請拍檔劉培基幫她設計了一件,讓她至少在台上穿一次給大家看。那襲白紗,確實是非常、非常的美麗。有一瞬間,我想起戴安娜王妃世紀婚禮的那襲婚紗裙,款式完全不一樣,但那種一見難忘的璀璨,以及璀璨背後的脆弱,卻是驚人地一致。 

梅艷芳穿著曳地白紗走上臺階,在長長梯級的盡頭,回過頭來,向觀眾清脆俐落地講了一聲「拜拜」,是如此的瀟灑,如此的脫俗。橘色的舞台,展現了夕陽的璨爛與壯麗,只是,是時候說再見了。 

而那首《夕陽之歌》,梅艷芳在舞台上唱的最後一首歌,原唱者是近藤真彥。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成績表出來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跟系上的高材生 C 畢業論文「鬥低分」,我一直對那份「終極大獎」心心念念,等出成績望眼欲穿,但學校繼續發揮龜速本色,八月交完論文之後一直等到最近,成績才終於出爐了。

心急想要成績單,C 承諾的禮物當然是一個重點,但同樣重要的是我需要有成績單才能申請某些我感興趣的工作。所以在公佈成績那天,我坐在電腦面前不斷 F5 更新頁面,結果,成績是出來了,成績單上的學位頒授日期卻寫著 to be conferred。其實畢業典禮的日期一早訂好了,大學那邊只要在 to be conferred 後面加個日子就夠,現在,只好繼續等。

C 作為一個科科 A 的獎學金學生,跟我說她不想面對現實,希望成績表越遲出越好,因為她畢業論文實在寫太爛。我不信,她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提出要跟我打賭,所以我們才有了一開頭提到的賭局。

有趣的是,在她憂心忡忡地跟我訴說自己的論文有多差勁之後,我作夢夢見她領成績表,畢業論文考 75 分,在夢裡她頗為失望,對我說她以為會有 80 分。

在這裡簡介一下英國大學的評分制度,根據老師和同學的說法,英國大部分大學的碩士評分準則都是 50 Pass60 Merit70 Distinction。我們學校的話,70 幾分算是很好的成績了,80 分以上可謂絕無僅有,但 C 的功課就拿過 85 分這種神人等級,所以我一點也不相信 C 會考不好。

說起來因為這種分數線跟我以前讀中學寫作文的評分標準相近,我基本上是毫無障礙地接受了——以前讀書交作文,也是有 70 分就很不錯;但聽說這種頂多 70 幾分的嚴苛評分,令不少大陸學生非常崩潰——據說他們是習慣了 90 幾分的。

不過什麼分數線也好,因為絕大部分人都想唸上去,大家的目標皆是 Distinction 畢業,很多人就壓力很大。我有兩個同系同學因為各種原因到現在還沒能寫完畢業論文,必須向學校申請延遲畢業。我得說那真是非常悲慘的一件事,等於不斷延長痛苦焦慮的狀態。沒有人會想寫畢業論文寫五個月的,我寫了一個半月已經想撞牆。

想當年 (即是今年八月),即使我沒打算讀博士,還是寫到暗瘡大爆發,出現青春痘繞著嘴巴長滿一圈的奇景,而且我還記錯截止日期,沒有申領到香港的消費券,痛失整整五千元,可知身為窮 L 的我有多心痛。

反正,現在千辛萬苦終於畢業了,我是不會再唸這種讀到爆肝的學位的了,人生有些事,試過一次就夠。

成績出來之後,C 告訴我,我的夢成真了,她真的考了75分。她欣喜地問我為什麼會有預知能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作那樣的夢,我只夢到了她,甚至沒有夢見自己的成績,可是我也不想要夢見成績,我只想夢見六合彩號碼!那才是生命中至關緊要的數字啊!

何況要預測我的成績,根本不需要動用到超能力。我全年考最低分那一科,毫無懸念就是「文學理論」,我還記得那篇功課是寫一個我一點也不熟的俄國作家,而且要寫 final essay 的時候一個別系的德國學生約我去玩,我心想機會難逢,就頭也不回地跑去玩了個三天三夜,而那篇 final essay 還佔總分百分之七十五……

咳咳,所以,C 到底要送我什麼禮物呢?這件事我期待很久了,只除了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枝節……呃,話說從來沒有考過75 分的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在最後一刻爆發小宇宙,畢業論文竟然跟 C 同分,所以,這份我日思夜想的特別大獎,好像是沒有了……


(我和 C 在交完論文後去了 Inverness 玩,那是我其中一個最喜歡的蘇格蘭城市)


(如果我有錢,我會想在這裡退休)

(同為窮 L 的我們難得豪氣地租了間並不便宜的 Airbnb)

(午後陽光,懶洋洋的,很寫意)

(雖然有點超出預算,但還是覺得很值得。睡這樣的睡房,天天好眠)

(我們還去了市內有名的二手書店,是所有喜歡書的人的天堂)




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畢業前那個令人焦慮的夏天


然後九月就這樣成為過去了。

 

整個九月,就在不斷搬家中結束。我從小到大頗常搬家,對於「搬遷」這件事大部分時間並沒有很大的感覺,但九月實在太誇張了,因為各種原因,竟然一個月之內搬了五次,終於安頓下來的時候我昏睡了三天。

 

之所以搞到自己陷入「倒瀉籮蟹」的混亂困境,是因為一開始低估了租屋的難度,忘了上年這個時候不難租屋是因為 covid 很多學生乾脆不來,今年可就不一樣了,不論是英國政府、學校還是國民都一心一意要把生活回復正常,很多學校不能再申請延期就讀,甚至不能線上上課,學生必須親身赴英開學。加上上年那些申請了延至今年入學的學生,很多課程的學生數目比上年多了一倍,我聽說學生宿舍的宿位都不夠了。畢業生想找長租的住處,如果沒有工作在手,就不容易得到業主青睞。

 

我最初和朋友合租了一陣子的 Airbnb,但這時連酒店和 Airbnb 都開始爆滿,變得越來越貴。除了因為開學,大概還因為遊客回歸——沒錯,大家又開始旅遊了:同學住倫敦的親戚過來探她順便遊蘇格蘭;另一個歐洲同學的父母也在英國跟歐洲協商好 EU covid pass 的互認機制後,過來小住了幾天。他們都不約而同表示:差點訂不到酒店。

 

九月中大學開始辦迎新週的時候我路過校園,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迎新活動,Domino’s 甚至擺了個攤位派免費 pizza,到處都是張燈結綵,人山人海,一派嘉年華的熱鬧氣氛。我覺得大家都「等得太久」,耐性一早宣告用罄,病毒跟封閉的生活相比起來,後者變得更為駭人,於是大家有志一同地把病毒掃一邊,當疫情不存在。

 

和我合租的同學原本想留在英國,但她應徵的工作最後沒有拿到 offer,眼見租金這樣貴,就先回家了,反正她之前申請了 EU Settlement,簽證不是問題。至於我,到了這種地步,再怎麼百般拖延,也必須面對前程和就業的問題。

 

基於行業的性質,我以前在香港的工作經驗,在英國沒什麼用武之地,加上我讀書本來就是為了轉行,磨鍊新技能找到新工作就成了當務之急。臨畢業之前那兩個月,我變得非常焦慮,因為我很想快點在一個新的工作領域安定下來,這樣其餘的時間才可以拿來寫小說;畢竟再怎麼樣,最大的前提是沒有餓死。於是也不管當時要寫畢業論文,硬是報了個 CGI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的線上課程。結果非常悲壯:一邊是我低估了寫論文之難;另一邊我也沒料到 CGI 的基礎課程竟然會那般緊湊,要交海量功課,即使長期一天只睡三四句鐘,還是無法兼顧,那個 CGI 的課最後還是半途而廢,沒有辦法完成。

 

這是一個很大的教訓。當時為了想趕上之後中級課程的報名日期,明知要寫論文,還是硬要在那段時間讀初班,結果兩邊都做不好,標準的因快得慢,貪字得個貧。

 

事後也一直在想為什麼非要那麼心急,這般焦慮不可。或許是在香港長大,潛意識總是對失業有種無以名狀的恐懼,我被上一輩掛在口邊的「手停口停」這四字箴言嚇到了。

 

後來畢業論文交了,CGI 那邊的課也放棄了,我才終於有點餘暇休息一下,到處走一走。有天我去了公立圖書館。系上老師在第一個學期就推薦我們去公共圖書館找書,說市中心的圖書館藏書豐富。結果等畢業了,我才有時間去。去的時候只是好奇英國的市政圖書館長什麼樣,沒想到在推薦書架看見 Stephen King 的傳記《Haunted Heart: The Life and Times of Stephen King》。


(圖書館裡書雖然多,但絕大部分是英文書,連其他歐洲語言的書也罕見。)

(大學圖書館比較少這些「閒書」,感覺上這邊的書比較好看,哈哈)

我雖然常常提起 Stephen King,但我並不算是他的書迷,畢竟我膽小如鼠,他的驚悚鉅作一概不敢細讀,只讀過非恐怖類型的幾篇小說,和他一本關於寫作的自傳。然而我非常愛讀 Stephen King 談論人生的文章,他的人生故事之於我總有一種難解的親切感,讀起來既感觸又奇異地覺得心靈上備受安慰——我知道這種說法很古怪,畢竟他是恐怖故事之王,但我覺得他對於人生與苦難的透徹領悟,具有神奇的撫慰作用。

 

這本書談到 Stephen King 小時候因為家境困難,隨著母親在美國各大州份遊走,投靠親戚,總是在這個親戚住上一陣子,就得趕在被人掃地出門之前投靠下一個;搬家、轉學成了家常便飯。這樣長大的他,從小就明白世事無常,經常惶惶不安,對週遭一切充滿焦慮與恐懼。但 Stephen King 同時鍾情恐怖故事和驚慄電影,原因不是他不怕,他怕死了,常常看完睡不著覺或者半夜被噩夢驚醒;可是他喜歡那種被嚇壞的感覺,因為從小到大家裡一直要他嚴格控制自己的情緒,他不能流露出任何的害怕、悲傷或痛苦,看這些恐怖故事他可以得到釋放。

 

面對這樣壓抑而焦慮的成長環境,Stephen King自然沒什麼快樂童年可言。事實上,Stephen King 在自傳《On Writing》裡面寫到,他後期才明白到自己應該要學習變得快樂一點。是的,故事之王 Stephen King 的人生充滿焦慮、痛苦、抑鬱與恐懼,他大半生都在濫藥,好長一段時間都必須依賴毒品才能渡過每一天。

 

矛盾的是,他始終相信希望,始終覺得人應該懷有希望。讀他的故事,之所以有一種奇異的安慰與鎮痛作用,或者就是因為這樣暗黑的心靈,有時竟然隱約透射出一點亮光。彷彿在說再艱苦的時候,還是有撐過去的辦法。

 

我佇立在圖書館把書一頁一頁的翻下去,一直讀一直讀,讀到某一刻才忽然從書裡回過神來;抬頭一看,竟是一不小心就看了很久。

 

赴英留學,以為會有很多時間看書,結果一本閒書都沒有看,從頭到尾都在苦讀理論——那是學生讀書,不是看書。

 

如此投入地看書,這種我設想中的讀書生涯,竟是在畢業後才出現。人生有時真是很奇怪。

 


2021年9月1日 星期三

夢幻的一天——North Berwick

(人家的庭園)

來了蘇格蘭差不多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跟課業搏鬥,加上疫情封城,當遊客的機會少之又少。直到現在要畢業了,才跟同學商量:是不是好歹要去旅遊一下?

於是就有了這次的 North Berwick 一日遊,然後我也就終於有機會寫遊記了,心裡默默地有點「滾動」;畢竟遊記堪稱是最歡欣的體裁啊。

之所以想去 North Berwick,是因為看見朋友在 Instagram 上貼了一張幾百隻海鳥環繞小島騰飛的照片:小島遠看是一顆碩大的岩石,那些密密麻麻的白色海鳥宛如大理石雕刻上裝飾的白百合,視覺上非常震撼。一問之下,才知道朋友參加了 Scottish Seabird Centre 辦的海鳥團。

於是,在交完論文後,我就拉了朋友 C 一起去 North Berwick 看海鳥。因為寫論文實在太過累人,終於搞定之後我和朋友都不想再做任何類型的「研究」,出發前我們沒有多查資料,在網上訂了海鳥團的票就直接往 North Berwick 衝,連火車時間表也是到了火車站才看告示板,差點沒趕上 (好孩子不要學)

C 是我系上的同學,也是我在這裡最要好的朋友。她是領政府獎學金來讀書的高材生,非常勤奮好學,是傳說中的 straight‑A student。之前的一個月,她都在閉關寫論文,但她對於自己的畢業論文並不滿意,坐火車時她苦笑著告訴我:「我作了一個夢,夢見校外評核的評語是:這論文實在寫得太糟糕,我為你的指導老師感到難過。」我聽了心裡默默有點訝異,覺得她實在給自己太大壓力。我說起我那連格線都沒有清除的恐怖排版,臉皮很厚地聳肩笑道:「應該會很低分吧,哈哈。」

C 很堅持:「不會夠我低分的,我真的寫得很差。」我挑眉,一臉「怎麼可能」的表情,C 遂道:「我們打賭,高分的要買一份禮物給低分的那一個。」我聽罷眉開眼笑,沒想到論文寫壞了竟然有獎;跟全 A 學生鬥低分未免太「著數」,當然是要馬上答應。

我們對 North Berwick 一開始並沒有抱很大期望,因為根本不知道除了海鳥還有什麼可以看,然而在鎮上逛了一圈後,我們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小鎮。走在街上有一種生活很美好的幸福感,氛圍寧謐閒適,節奏不徐不疾。可能是因為一下火車就可以遠遠看見海,所以有種心靈被海洋撫慰的舒暢。

(這邊的街景有一種很溫馨的感覺)

我們慢慢散步到海灘,越近海邊海水的鹹味就益發強烈。C 笑言:「我覺得海風的鹽分重到我都有點口渴了。」我覺得海風很有海帶湯的味道。嗯,應該是因為岸上都是海藻。

(巨型海草)

我們在海邊閒逛,看著海,聽著浪聲,視線追逐著一波又一波湧到岸上的海潮,腳下是濕軟但踏實的海灘。不像別的沙灘,不會邊走邊覺得在腳在往下陷,沙子也沒有不斷往鞋裡跑,比較像在打濕了的厚地氈上走路,步伐是安穩的,心境也是平靜的。


(海灘照例是狗狗的天堂)

(熱愛大海的狗狗)

(獨霸私家泳池的海鷗)

(幸運地天氣很好;第一次看見這麼薄的雲層)

我們去找 Scottish Seabird Centre 時才發現原來海灘有兩邊,海鳥中心那邊的海灘人比較多,風景也沒那麼好看,我們隨便看了看,開始覺得肚子餓,就很懶地隨便選了海鳥中心旁邊那間餐廳。餐牌上有 North Berwick Lobster 好像很特別,我便點了 grilled lobsterC 說她也想試。

(海鳥中心)

雖然已經是下午茶時間,餐廳還是人很多,只能買外賣。龍蝦很小隻,有點傷感地兩口就吃完,但味道很好,質感也跟以前吃過的有點不一樣。C 吃得兩眼發亮,說她從來沒有吃過龍蝦,這是她人生第一次吃,覺得很好吃。她開心地拍了張照片,傳去她家裡的通訊群組,對她的家人說:你們也應該要試一試!

看著她那被笑容點亮的臉龐,我想論文沒寫好的苦惱已經被扔到九霄雲外了。

吃完龍蝦還有點時間,我們去了附近的咖啡店喝咖啡。我不懂咖啡,嗜飲咖啡的 C 說這間店的咖啡非常好。我們坐在露天茶座,邊喝咖啡邊曬太陽。八月到了尾聲,夏天也要完了,懶洋洋的陽光並不熾熱,但仍然殘留一絲暖意,在這樣的陽光罩籠下啜飲咖啡,堪稱是一種幸福。

赴英讀書前我一直以為在外國讀書很悠閒,可以經常去咖啡館閒坐,後來才發覺我真是想太多,學期開始後哪來的美國時間可以去咖啡店無所事事?直到坐在 North Berwick Café 優哉游哉地喝咖啡時,我才覺得我終於夢想成真了。可以坐在陽光底下懶洋洋地放空,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幹,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吧。

到了海鳥團出發的時間,我們回到了碼頭。因為懶,排在隊尾,上船後只剩下跟船航行反方向的座位,卻意想不到地獲得了一個良好視野——因為船尾沒有任何東西遮擋,直望過去就是遼闊的海。黃昏時分日光並不猛烈,海面波光粼粼,反射著細碎的陽光,景色很是怡人。

(碼頭)

(我們坐的那艘船)

我們經過第一個島嶼時,島上海鳥並不多,導遊解釋因為夏天完了,大部分海鳥已經飛走了,但從岩石上一道道白色的鳥糞痕跡,可以得知全盛時期有多少海鳥聚居於此。我不由得失望,跟 C 抱怨道:「因為要寫論文,遲了一個月來,現在海鳥都飛了。花這麼多精力寫論文到底有什麼意義?」C 只是笑。

船繼續前行,下一個目的地是一塊叫 Bass Rock 的巨石,矗立在海中心,既是山也是島。Bass Rock 是火山岩,在320萬年前成形,本身已經是一項奇觀。

臨近 Bass Rock 的時候,天空開始出現越來越多海鳥,仰望藍天盡是鳥在盤旋的剪影。

等船真正靠近 Bass Rock,震撼的畫面出現了!舖天蓋地都是鳥,整座巨石山上都停靠著大大小小的鳥!原來這裡是 Gannet (塘鵝) 的棲息地。鵝黃色的頭頸、雪白的雙翅、黑色的翼尖……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地看見這麼多塘鵝。仰望眾多飛鳥在頭頂盤旋,感覺非常神奇。



正當我讚嘆不已之際,呃,坐在我對面的小小孩頭頂中獎了,坐他旁邊和後面的乘客趕忙幫他清理落在後背的鳥糞。小男孩大概只有三歲的樣子,一臉茫然,似乎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船緩緩繞著島嶼航行,島上另一邊的燈塔慢慢展現眼前。當時剛好背光,燈塔的剪影看起來像電影海報。

當船完全繞了過去,能夠看見燈塔的全貌時,畫面非常震撼!漫山遍野都是鳥!原來大部分的塘鵝都聚了在這一邊。

觀鳥團至此便接近尾聲了,在燈塔附近稍事徘徊,便駛回碼頭。我們背向船頭,船往前駛,Bass Rock 就像電影鏡頭那樣慢慢地一點一點縮小,滿山的鳥遠看像白百合,又像斑駁的積雪,彷彿是奇幻電影裡的魔幻國度。

我和 C 都覺得這樣的景觀實在是太夢幻了,然後就在海裡看見一隻海豹正在暢泳。這是我們這趟行程裡第二次看見海豹,第一次是在第一個島 Craigleith 的岸邊看見。

我自己因為非常喜歡海,就很中意 North Berwick 這樣的沿海城鎮。以前也去過英國的其他地方旅遊,但始終偏愛蘇格蘭,總覺得蘇格蘭的海洋湖泊與大小島嶼,全部都格外迷人。

上岸後,我們跑了去吃雪糕。之前去喝咖啡的時候路過這間店,很多人排隊,黃昏時分再去,不用排隊就買到了。雪糕很好吃,只是時候晚了,天氣轉涼,吃到最後邊吃邊打冷顫。


吃完雪糕我們打算打道回府,在一個路口看見一隻兔子雕塑,我們八卦地左摸右摸。一個路過的當地人看見,笑問道:「你們把所有兔子都找全了嗎?這是一個解謎遊戲,藝術家把線索隱藏在兔子身上的圖案裡。」她友善地跟我們解釋這個「兔子企劃」,末了道:「那邊有個哥爾夫球場,裡面有隻哥爾夫球手打扮的兔子,很可愛的,你們可以去看一看!」

(我們就是在這裡遇見熱心街坊)

我們跟她道謝,但因為覺得時候不早了,還是啟程回家比較好,就沒有去找哥爾夫球兔,而是繼續前往火車站。

我們貫徹懶人作風沒有查火車時間表,去到月台的時候剛好目送火車遠去。C 非常傻眼:「我真不敢相信,我們竟然剛好遲了一分鐘。就只差一分鐘!這樣就錯過火車了。」下一班火車是一小時之後。

(童話風的火車站;很小,就只一個月台)

我想了想,說不如回去找哥爾夫球兔,於是我們又回了去之前那位姨姨指示的哥爾夫球場。我們在球場中央找到了那隻兔子,果然非常可愛。

(哥爾夫球場入口)

(覺得這隻兔子最特別)

一回頭,看見天空被黃昏的太陽染得橘紅,我忽發奇想,對 C 說:「這裡近海,或者我們可以去海邊看日落。」因為哥爾夫球場建在海邊,我們就順從直覺往前行,越過半個哥爾夫球場後,竟然真的讓我們找到了一個絕佳位置可以看夕陽。我們坐在草坪上,凝視著前方的夕陽緩緩落下。


以前學畫畫,老師說黃昏是 magic moment,去看海可以看見最豐富的顏色變化,親眼目睹方知果真如此。天空既是橙紅的,卻又摻雜著一點鵝黃和薰衣草的紫色,以及一抹很淡的蔚藍。海潮仍在湧動,在落日餘暉映照下,海水莫名地跟葛飾北齋的版畫很相似,帶一種很乾淨很純粹的藍,只是比版畫多了橘黃落日的渲染。


隨著太陽一直落下,海天的顏色也在不斷變化,每一個瞬間,都有一種新的調色。我對 C 說:「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人會特地跑去看日落了,真是難以形容的漂亮啊。」C 有一點激動:「我很慶幸我們沒趕上那班火車,不然就看不見日落了!我們真是運氣太好了!」

對啊,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看完日落,我們又回到了火車站,竟然碰見系上的另一個同學 A,我們一起坐火車回去。A 說,他上午在另一個城鎮玩,本來沒打算來 North Berwick。因為很想認識本地人,A 參加了 Meetup 的活動,上午就是跟一個 Meetup 群組一起參觀宮殿。整個群組只有他一個是外國留學生,其他都是蘇格蘭人,所有人都對他很友好,其中一個住 North Berwick,還邀請他坐順風車來這邊參觀,他便來了。

之前一直聽說蘇格蘭人比較熱情好客,似乎也果真如此。真是可惜我在學校並沒有怎麼認識到當地人。

接下來,等我搬完家,我應該會繼續我的蘇格蘭之旅吧。遊記應該會有第二篇的。嗯,應該……

 


===============================

旅程資訊連結:

 

海鳥團 (我們訂的是一小時的團;訂其他比較貴的團可以登島)

https://www.seabird.org/boats

 

龍蝦餐廳:

https://www.rocketeerrestaurant.co.uk/

 

C 很欣賞的咖啡店:

https://www.steampunkcoffee.co.uk/

 

兔子企劃:

https://thebigharetrail.co.uk/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很喜歡這幾句話,所以直接從文章截了圖。 講得真是太好 —— 但凡是值得做的事,當然不會是容易的;而無論你認為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得成一件事,這種想法都會是對的。那就是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