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愛情的現實

楊絳逝世。我在台灣天下雜誌的網站,讀到題為〈《我們仨》見她之前,從未想結婚;娶她之後,從未後悔娶她〉的文章。

裡面有一段是這樣的:

我第一次和鍾書見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見面後老錢開始給我寫信,約我到工字廳相會。見面時,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而我則緊張的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於是便開始鴻雁往來,越寫越勤,一天一封,以至於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難受了好多時。冷靜下來,覺得不好,這是fall in love了。

......

多年前,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我把它念給鍾書聽,他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我說,「我也一樣。」 

這樣的愛情,浪漫而動人,確實算是人世間最理想的婚姻了。可惜凡塵俗世,也就只一個錢鍾書,一個楊絳。

現今世代,心靈交流,還是遠比不上肉體交流;女子的貌,也恐怕還是比才重要太多。

友人是女博士,擇偶困難。她作主動追求成功的男友是大學裡的年輕教授,脾氣暴躁,人品不大好,對她也不甚好。我們勸她分手,她幽幽的說:「我可以有什麼選擇?難道選一個文學音樂藝術全部一竅不通的男人嗎?香港有多少個男人懂這些?」

她需要一個可以和她「對話」的男人。

唸會計的朋友問:「你們讀研究院的時候都沒有男同學或者師兄師弟的嗎?」

有。怎麼沒有?還多著呢。

「那為什麼把可以跟你聊天的男人說得這樣可遇不可求呢?」

因為一個(喜歡)讀書的男人,不見得會喜歡一個讀書的女人。

很多男人的愛情,似乎都是不太講究精神層面的交流的。

朋友跟一位頗有點名氣的大學講師很熟。講師在鏡頭前接受訪問時那種自信認真嚴肅的態度會令你覺得他非常有內涵,是個有批判思維的人,可是他幾任交往過的對象,都是二十出頭的0靚模。雖然他自己都快五十了,但跟許多男人一樣,覺得年過三十的女人有點老。

我的一個師兄四十不到,在大學裡當助理教授,他是非常熱愛閱讀的。有天見面,他開玩笑的叫我替他介紹女友。我調侃他:「你對相貌的要求這麼高,怎麼可能看得起我的同學?」

他先是否認,過了幾秒,又頗有點委屈的道:「天天見,太醜怎麼吃得消?」

問題是在大眼仔假睫毛整容及PS盛行的年代,所謂的「太醜」也不過是樣貌太普通且欠缺打扮吧?

實在不能抱怨港女橫行。如果品格好的女孩子才是「女神」的話,港女又豈會這麼放肆呢?

楊絳跟錢鍾書的愛情令人悠然神往,只是在今時今日的香港讀他們的愛情故事,總覺得像在讀神話故事那樣,遙遠又飄渺。



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愛情與麵包

從小就聽人講「愛情與麵包」。

身為一個非常直來直往的小孩,我以為大人的意思是:(1) 愛情與麵包兩個只能活一個;(2)只要放棄愛情就可以得到麵包。那時候作為一個自以為是文青的熱血少年,我雖不認同,但勉強覺得這算是一種等價交換。到我真正出來社會做事之後,我就明白——你、真、是、想、得、美!

你現在做的工作是你的真愛嗎?你在實踐你的理想了嗎?如果沒有,那你有沒有大富大貴?

——我信相百分之八十的人前後兩者的答案都是「否」。

為了「麵包」做自己不愛的工作,十之八九,最多是「餓唔親飽唔死」,要發達?天黑了,發白日夢明天請早。

談情的時候,好些女人,真的會很理智地衡量「愛情」與「麵包」的問題。

尤其是快要30歲不結婚會死掉的那幾年,有些女人,會反覆地想:我和這個男人有將來嗎?他都30了,還是人工 2 萬樓下,沒有車沒有樓,又喜歡買玩具買模型,心智不成熟從來不為將來打算。這個人,我真的能和他走下去嗎?

這個「將來」,未必是大富大貴,但如果純粹是「餓唔親飽唔死」,又肯定是不及格的。女人的「將來」,很多時候是:有間自住物業、一年能去一兩次旅行、養得起細路,缺一不可。

但其實這三件事做起來,在今時今日的香港,並不是那麼容易。

我有個阿姨,幾十年之前因為嚮往外地的生活,嫁了去外國,不料異國極度歧視華人,剛到外地又言語不通,學歷不被承認,生活不如意,而且遇人不淑,丈夫不僅暴打她還不肯正經工作,致使生活十分艱難。後來她幸運地找到一份差事,小孩長大後丈夫也不敢再像以前般動手動腳,可是那已經是十幾二十年之後的事了。

情形就好像二十年前內地女人嫁來香港,她們對香港充滿憧憬,卻不明白要北上找老婆的,十居其九都不是條件好的男人。

最近我的一個師妹,也是為了謀求更好的生活,嫁了去外地。

她結婚的時候28歲。對方是經人介紹認識的,大她六七年,說是專業人士。他有樓,而且地方大,一棟三層。香港混亂前景不明,遠不如那個法治之邦那麼令人心安。

她當時掙扎了很久,要不要跟那個男人開始。及後在一起了,每次見她,臉上俱不見甜蜜歡欣,最常掛在口邊那句話是:「他家房子真的很大。」問她與他相處如何,她只道:「我有點抗拒他的吻。」

當她突然宣佈結婚時,我著實嚇了一跳——我無法想像,要怎麼跟一個連他吻我,我都不願意的男人結婚。

後來,她嫁了過去,房子確實是大的,也如願找到了工作,她只是沒有料到自己會被當地人歧視,也沒有想到奶奶會有那麼難相處,更加沒有想到很多在香港她視作理所當然的事,在那個「很文明很守規矩」的異國是行不通的。

於焉抑鬱而焦慮。

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很實際,其實可能只是另一種的「不設實際」。究竟是誰向你保證過,你不追求愛情,就一定能夠過上安穩踏實的好日子的呢?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很喜歡這幾句話,所以直接從文章截了圖。 講得真是太好 —— 但凡是值得做的事,當然不會是容易的;而無論你認為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得成一件事,這種想法都會是對的。那就是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的威力...